【從學員練習影片觀察到一個關於 TDD 的有趣現象】
極速開發的課後練習作業,雖說重點是放在極速開發要學習的技巧與刻意練習的模型,但開發的方式、順序也是刻意安排成類似 TDD 的進行方式,來讓生產力最大化(TDD 本來就是幫助開發的,不是幫助測試的)
我從2位第一次上我課的學員(當然就是 #極速開發,代表他們沒上過#單元測試 跟 #TDD與持續重構),雖然他們是照著示範影片、上課教學用 TDD 在寫整個 tennis 的過程,但從他們執行測試的時間點就可以發現:
「他是用測試來驗證 production code 的正確性」,即使他先寫了測試,也不先執行,沒有看到紅燈,每次都等到 production code 寫完了,應該要綠燈時,才執行測試。
而其他上過 TDD 課的同學 ,或是上過單元測試的同學,知道測試是用來描述情境,如果現在「加入的這個情境是新的需求或需求異動,代表目前 production code 還不支援這個情境,執行測試跑出的紅燈,就是等等 production code 要完成的 #目標」
test-frist 從來都只是 TDD 其中一個小小的衍生產物,而不是全貌。TDD, 測試驅動開發 從來都是一種開發方法,而不是測試方法。
總有些人老愛把 TDD 拿來跟測試相提並論,就總是喜歡把 test-first 當作靶子打,覺得違反人性跟直覺,覺得先寫測試在很多情況下是浪費時間或是不 work,可能拿來跟一堆測試的方法論相提並論,或總是只拿回歸測試的效益來當作 TDD 的整體。抑或是陷入 isolation unit test 與 integration test (其實就是非 isolation 等級、有實際依賴的自動測試)之爭。
```
註:TDD 事實上是可以不是單元測試等級的。
```
要比較正確看待 TDD 的角度,首先要知道它是幫助開發的、它是一種開發方式(當然不是唯一一種,甚至也不會是最好的一種,因為根本沒有最好,只有剛好)
接著要了解 TDD 可能用 IPO 模型還比較貼切,input-process-output,在你開發任何功能之前,你總要先想過這件事。而先想這件事,才是 TDD 的最基本精神。
接著是怎麼把你想好的東西,變成可執行的 spec,我們只是用測試程式來「描述」你腦袋中的「IPO模型」,把 process 的過程當作一個黑箱子。
而這個 IPO 模型在結合成「使用情境」,就會帶來「高易用性 API 的好處」,只有在一開始就先想好怎麼給別人用,最後才會好用。所謂的一開始想好,指的不是預先設計一堆 class,而是 input/output 想清楚期待(一般會結合實例化需求,搭配 Given/When/Then 的 gherkin style 來把前置條件、資料、前提想好,當發生什麼事,應該是怎樣的結果),然後描述它。在紅燈定義清楚目標,綠燈完成 input/output 關係且沒弄壞前面的所有情境後,來針對 process 進行重構(事實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更多是用 refactor 來 #完成 process。
```
註:所謂的 output 不一定只有回傳值,包含外部依賴狀態、資料的改變,甚至顆粒度小一點,針對物件導向設計的話,物件內部狀態的改變也算,只是物件內部狀態改變,驗證點要嘛是拿得到內部狀態,要嘛就是要驗證物件哪個行為會因這個內部狀態而有所不同。
```
## 戰 TDD 之前該先做好的功課
要戰 TDD,是不是至少要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看完?
要戰 TDD,請不要拿它跟測試方法論來比,那只是一下就被人看破手腳。因為它是個開發方法論。
要戰 TDD,請不要把它的好處只限縮在跟回歸測試、自動測試的比較,因為那只是它的衍生好處,當你試過在白海報紙上 TDD 就懂,TDD 是在釐清你的思緒的同時,又可以以終為始,確保你在 production code 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滿足某個期待的情境。
要戰 TDD,請不要去把 單元測試、整合測試捲進來,那是測試的顆粒度,那是測試的分類,TDD 從來都不是只能限於單元測試。
要戰 TDD,請不要在那邊戰他是 bottom-up ,是直接從程式/class 的角度出發,事實上 TDD 既不是 bottom-up, 也不是 top-down, (書裡面就有講這件事咩),實務上的 TDD 結合倫敦派(GOOS)跟芝加哥派(Classic TDD),會更像 Outside-In 的進行方式,先定義好驗收情境,接著從最外部(也就是使用者看得到的部份)一路把依賴往另一邊的系統邊界推,直到推到系統以外的依賴資源(persistence 或 external API/service)
```
註: ATDD by Example 中 ATDD by Example, Kent Beck 寫的序最後的一段話。
Kent Beck:
「就像我曾說過的,TDD的一個缺點是,它可能會退化為一種用來滿足開發人員需求的編程技能。某些開發人員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TDD,輕易在他們測試的不同抽象級別間跳躍。然而在ATDD中不存在歧義,這是一種加強與非編程人員溝通的技術。我們之間良好的協作關係,以及作為這種關係基礎的溝通,能夠使軟件開發更有效率。採用ATDD是向著溝通更清晰這個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而此書是一本全面又平易近人的入門讀物。」
```
要戰 TDD,請不要只關注在 test-frist,因為他只是用 test 來幫助你 think-first,不要邊寫邊想。然後不要過份依賴或相信你腦袋的能力,把你想好的東西具體化出來,最好可以被直接執行,最好除了你以外每個人執行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要戰 TDD, 請不要把論點放在見樹不見林,如果你有看 TDD by Example 的 Part 1, Part 2 那兩個加起來共 24 個章節,就知道一開始就得把當下想到的全貌紀錄在一個「紙本」的 backlog (所謂的紙本,只是要講這並不依賴於任何工具)
而這個需求輪廓的全貌,會隨著你逐漸完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情境,設計逐漸浮現後,而隨時跟著增減調整。
但不代表 TDD 就是先想到一個測試案例,就直接先幹下去了,那根本是亂搞。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在列 TDD 的好處,而是針對那些從來沒搞懂 TDD 但又愛戰 TDD 的人一點提醒,你戰的很可能是「你誤解的 TDD」。
TDD 還有許多實務上的用途,列上我在譯者序中的一小段:
>>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一種以測試為開發輔助、以測試來描述需求情境、以測試來當作目標、以測試來表達期望、以測試來驗證疑問、以測試來實驗學習、以測試來溝通協作、以測試來協助設計高易用性 API 的「開發方法」。
譯者序有開放給大家看,請見:https://tdd.best/book/tdd-by-example/
拜託,要戰之前去看一下祖師爺 Kent Beck 對 TDD 的原始見解: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4345618?list_name=srh
如果你想正確的使用 TDD 來幫助你在實務上產生許多的價值,帶來許多的好處,尤其是需求釐清、持續重構、小步快跑的部份,最好理解的培訓課就在這: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最後我想講一段話:
TDD 從來都不該被導入到團隊中,但它是一種很好的自我鍛鍊與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能用很低的成本來帶來很多好處的開發方法(見下方註腳),然而它也不是適用所有的情況,但它可以讓『完美』變成一個動詞,而非不變的形容詞。
```
註:
Kent Beck 在 DHH 靠腰:《TDD is Dead》 之後寫的一篇反串文:《RIP TDD》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63422864115918/
我幾年前的簡易翻譯,通常也是 TDD 可以幫助你解決的問題,如下:
- Over-engineering (過度設計)
- API feedback (改善API的設計與可用性)
- Logic errors (想的跟寫的不一樣,寫的跟需求不一樣)
- Documentation (寫跟維護文件是痛苦的)
- Feeling overwhelmed (找不到切入點)
- Separate interface from implementation thinking (抽象設計)
- Agreement (確保已修正問題的證據)
- Anxiety (改東壞西的擔心受怕)
```
很久沒對 TDD 發表這種長篇大論了,因為不理解、不想理解、不同角度理解的人居多,能真的到各自的塔上用不同角度來看原義,以及實務上用它來幫助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的人,真的太少。
大部分人只想針對這個詞彙來攻訐以博得流量跟吸引目光,而不是想著「我可以用它來幫助我什麼」
問題跟需求是中性的,解決問題跟滿足需求的手段與方式有千萬種,不會只有一種,也不會有所謂的對錯,多點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方法、方式,然後融會貫通,發揮綜效,在實務上用最少的成本與風險來產生最大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目標。
導入敏捷不該是目標,導入 TDD 也不該是目標,目標永遠都是在實務上產生價值、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Campfire營火部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之前已經分享過TIE戰機,與簡易的模型噴機教學,這次來跟大家一起製作Star Wars 的B戰機,算是很簡單的模型,零件不多,但是模具很細緻,就算不噴漆,簡單的上墨線就可以很不一樣,反正停課到暑假了,各位早早學習更多在家的興趣吧。 留言抽獎:只要留言的朋友就可以抽Mad works MAD MH0...
「模型入門工具」的推薦目錄:
- 關於模型入門工具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模型入門工具 在 iTho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模型入門工具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模型入門工具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模型入門工具 在 Workers facto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模型入門工具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模型入門工具 在 [問題]組模型的工具-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模型入門工具 在 模型入門工具、模型新手、模型教學班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模型入門工具 在 GiC 模型工具Taiwan - GIC TC-06 【模型用入門斜口鉗】... 的評價
模型入門工具 在 iTho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於開發者而言,透過程式建模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別是在嘗過OpenSCAD入門的甜頭之後,只不過在這之後,有不少人會想尋找OpenSCAD的替代品,因為若模型的複雜度達到一定程度,想透過OpenSCAD來設計的難度就會急劇上升。但這個難度,也讓其他開發者試圖建立OpenSCAD的衍生工具,目的之一通常是為了能使用命令式的典範,另一個理由是想要利用某個語言既有的技術生態系
#看更多 https://www.ithome.com.tw/voice/146615
模型入門工具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習網站] Microsoft Learn(全中文)
網址: https://docs.microsoft.com/zh-tw/learn/
---
今天介紹一個學習 IT 技巧的好地方:Microsoft Learn(圖一)。
進入該網站後,就可以在左上角,依照您想成為的 IT 專業人士,或者等級(入門、進階、高階),身份(經營者、開發者、專業經理人...)來過濾適合您的課程(圖二),並將它們組合成一個「學習途徑」。之後,就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 Microsoft Learn 提供的內容。
教學方式為「文字」搭配「影音」,難能可貴的是,大部分的課程都有繁體中文版。雖說介紹的課程都偏向 Microsoft 提供的技術或產品(嘛...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課程內容還是很紮實的。推薦給想入門資訊領域的朋友參考。
幫各位推薦幾個我個人很喜歡的學習模組:
★ 使用 Python 邁出第一步(4 Hr 33 Min)
https://bit.ly/3yil1KW
(包含簡介、環境安裝、初步的 Python 語法課程)
★ 建立機器學習模型(5 Hr 55 Min)
https://bit.ly/3ynneEX
(雖然沒有把所有細節都講到,但也足夠讓你對機器學習有個概念)
★ 運用 Azure Machine Learning 製作無程式碼的預測模型(3 Hr 29 Min)
https://bit.ly/3qRZIxo
(透過 Azure 這個雲端服務提供的工具拉拉選選,就可以不寫程式,組合出一個簡單的機器學習模型)
希望今天的推薦大家會喜歡!也祝福大家在疫情期間,身體都健健康康的!身心愉快!
PS: 本文歡迎轉發、按讚、留言鼓勵我一下!您的隻字片語,都是讓我繼續提供好物的動力喔!
--------
看更多的紀老師,學更多的程式語言:
● YOTTA Python 課程購買: https://bit.ly/2k0zwCy
● YOTTA 機器學習 課程購買: https://bit.ly/30ydLvb
● Facebook 粉絲頁: https://goo.gl/N1z9JB
● YouTube 頻道: https://goo.gl/pQsdCt
● LINE 社群(免費課程訊息): https://bit.ly/2RywcPC (密碼:udemy)
如果您覺得這個粉絲頁不錯,請到「評論區」給我一個好評喔!
https://www.facebook.com/pg/teacherchi/reviews/
模型入門工具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之前已經分享過TIE戰機,與簡易的模型噴機教學,這次來跟大家一起製作Star Wars 的B戰機,算是很簡單的模型,零件不多,但是模具很細緻,就算不噴漆,簡單的上墨線就可以很不一樣,反正停課到暑假了,各位早早學習更多在家的興趣吧。
留言抽獎:只要留言的朋友就可以抽Mad works MAD MH03 單刃 斜口鉗 ,價值$620,Youtube/ Facebook各抽出一名朋友得獎。
剪輯設備:
MSI GS66 (i9, 64G,4TB,2080S)
目前營火部落有成立的帳號: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ampfire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ampfire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ampfire_tw/
蝦皮: https://shopee.tw/meganho813
個人網站: https://campfiretw.com/
除此之外都是盜版、竊取、仿冒,請留意以免受騙上當
模型入門工具 在 Workers facto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次特地幫DIY族群選了一些有特色又有價格優勢的產品做開箱,電烙鐵跟熱風槍算是電子電機類最常用到的工具,刻磨機跟噴筆也是許多模型或是改造玩家最需要的,一般我們都是從有線插電機種入手,這次插電池的款式到底好不好用?直接測試給你們看囉!
職人工廠WORX專區
https://pros.is/3kepf2
==================================
職人工廠官方賣場
https://www.711l.co/
職人工廠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shop/14732572/search
職人工廠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ezJustMake/
如果喜歡影片請記得幫下按訂閱或是分享哦!
有任何建議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
合作相關請私訊粉絲團或是來信
markg21405@gmail.com
==================================
模型入門工具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用工具蓋出歐式古堡!親子打發時間的遊戲好選擇
其實我很常看歐美自己蓋小木屋的影片,常常幻想可以蓋出自己的小屋,無奈現在三級疫情,乖乖待在家,所以就找了一個自己蓋小屋的套件來玩玩看,這是一個烏克蘭製,利用小型石膏跟白膠,一磚一瓦搭配水泥(白膠)來打造自己的小屋,不用需要其他工具,很適合親子打發在家的時間,推薦給大家。
留言抽獎:只要留言的朋友就可以抽類似影片中的套件,WISE ELK 天然陶瓷磚建築套裝 480片組合的BlackTower,價值900,Youtube/ Facebook各抽出一名朋友得獎。
本次拍攝工具:
SONY A6400
SONY 18~135mm F3.5~5.6
Rode video Micro麥克風
剪輯設備:
MSI GS66 (i9, 64G,4TB,2080S)
Youtube: www.youtube.com/campfiretw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ampfireTW
Web: campfiretw.com
IG: www.instagram.com/campfire_tw
Email: campfire20180312@gmail.com
模型入門工具 在 模型入門工具、模型新手、模型教學班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必吃
在模型入門工具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trashprince也提到感謝各位的意見與看法, 對我們都是很棒的養分徵到人囉公司名稱,統編(中華民國以外註冊可免填): ... ... <看更多>
模型入門工具 在 GiC 模型工具Taiwan - GIC TC-06 【模型用入門斜口鉗】... 的必吃
GIC TC-06 【模型用入門斜口鉗】 模型初心者的福音,推坑、自用皆宜的超值斜口鉗。 台灣研發、台灣生產、台灣包裝,即使是入門的經濟型產品也力求高品質, ... ... <看更多>
模型入門工具 在 [問題]組模型的工具-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