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煎、蚵仔酥、蚵仔湯總是讓人垂涎,「蚵仔」在台灣發展出了重要的飲食文化,但其實大部分的人對於背後蚵農的工作、蚵仔的生長條件等都一無所知。
這篇來自【上下游新聞網】的文章〈【牡蠣秘密】為何滿街都是東石蚵?蚵仔泡水賣 Ok 嗎?牡蠣為何要哭哭?來看蚵仔的十個為什麼!〉帶我們看到台灣牡蠣養殖與銷售背後的真實現狀,也帶我們在享受台灣蚵仔美食文化時進一步更加關心自己的飲食健康與環境永續。
————————————
Q1:蚵、蠔、牡蠣是同一種生物嗎?台灣有蚵仔,為何還要進口生蠔?
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台西分所助理研究員黃閔裕開宗明義表示,蚵、蠔都是牡蠣,指的是牡蠣科牡蠣屬的軟體動物。蚵是台灣人的說法,廣東人稱牠為蠔,牠的兩片殼形狀不同,上殼隆起,下殼扁平,可附著在石頭等物體上。牡蠣殼微張時,靠著纖毛運動將海水引入殼內、濾食微小生物維生。
我們在飯店喜宴或 Buffet 上常見的生蠔也是牡蠣,但跟台灣養殖的牡蠣品種不同、養殖方法也不同。「顧名思義,生蠔就是慣常直接生食的。」黃閔裕指出,台灣牡蠣受限於颱風以及市場接受度之故,不到一年就會採收,體積比生蠔小很多,而且我們習慣熟食,生蠔是晚近才由國外引進的吃法,進口國包括日本、美國、法國等。
Q10:什麼?蚵仔煎不是台灣專屬小吃?
蚵仔煎曾榮獲台灣十大小吃排行榜的榜首,不過它的源生地不是台灣,而是中國閩南潮汕地區,而且許多地方的蚵仔煎作法都與台灣有所出入,各地的蚵仔與粉漿比例不同,直可說是「一種蚵仔,各自表述」。
泰式蚵仔煎會先微炸過再煎,所以口感略帶酥脆,常常以鐵板盛盤上桌;馬來西亞蚵仔煎是個「辣妹」,不只把辣椒炒進蚵仔裡,上桌時還附上辣椒醬,讓食客隨性調味;新加坡的「煎蠔」不會把蚵仔放在粉漿中,也不會把醬汁淋在煎餅上,是一種「蛋加粉漿、拌炒蚵仔、醬汁另外裝碟」的料理;越南蚵仔煎則是將加了薑黃的粉漿煎熟,再夾著蚵仔、豆芽、瘦肉等餡料理,然後像 Taco 一樣對折食用。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9001/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小的與大人」介紹 訪問作者:蔡蕙頻 內容簡介: 〈總督到警察 日本時代的警察制度〉 日治時代的臺灣警察,是臺灣總督府實行統治的要角,負責管理臺灣民眾的生活事務,常有濫用權力、素質不佳的現象,招致許多批評。但他們的存在卻對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有著相當大的穩定...
「東石 發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石 發展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石 發展 在 少年虎將 陳怡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石 發展 在 紅姐-姜梅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石 發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石 發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石 發展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石 發展 在 東石社區發展協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東石 發展 在 20220111東石社區發展協會,舉辦(食堂暖暖民間有愛)記者會 的評價
東石 發展 在 少年虎將 陳怡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秋佳節愉快
🌕今天是中秋暝的前一天,祝福鄉親朋友中秋佳節愉快!🙂
🚩今年是非常艱苦的一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從5月以來,民眾自主防疫、減少外出,嚴重影響觀光、旅遊、餐廳的生意,甚至是鄉親的生計。
✴雖然如此,怡岳服務鄉親的腳步未曾因疫情而停歇,今年2月我們的蒜頭大橋通車、竹村里過埤排水溝完工、成功爭取老人家免費接種肺炎鏈球疫苗、協助規劃栗子崙圍堤工程、社區防疫篩檢、完成大糠榔大排疏浚、東石鄉新結庄泊地碼頭整建、特別是成功爭取經費2.5億元的五分車延駛高鐵站及故宮南院,以及各村里道路鋪設、溝渠河圳疏濬以及堤防修築等等,怡岳要藉著中秋佳節大家團聚的這個日子,特別感謝鄉親們的支持,怡岳會更加努力爭取建設回饋地方,我相信這是送給鄉親朋友最好的中秋禮物。🎁🎁🎁
⚠這幾天連續假期,我們看到不論是高速公路還是各地景點,都擠滿了不少車潮人潮,晚上也有很多鄉親家人團聚烤肉,因此要特別提醒大家過節不忘防疫,還是要做好防疫措施,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月是中秋明,情是中秋濃,在這個象徵收穫、團圓和喜慶的日子,讓咱們共同祝福咱們地方越來越繁榮發展,祝福咱們的人生越來越美好,祝福咱們的親友生活越來越幸福,祝福咱們的未來更加燦爛!🎉
東石 發展 在 紅姐-姜梅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午前往東石鄉塭仔社區活動中心,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舉辦第二場次的「東石鄉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意見徵詢會」,與在地鄉親一同關心探討太陽能綠能規範與發展。
#塭仔 #漁電共生
東石 發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小的與大人」介紹
訪問作者:蔡蕙頻
內容簡介:
〈總督到警察 日本時代的警察制度〉
日治時代的臺灣警察,是臺灣總督府實行統治的要角,負責管理臺灣民眾的生活事務,常有濫用權力、素質不佳的現象,招致許多批評。但他們的存在卻對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有著相當大的穩定作用。
〈大人到咱家 警察與戶政〉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為了了解當時的臺灣,透過各種調查蒐集相關資料。根據法令,警察得以隨時到各家進行戶口資料的確認,將臺灣人的身體特質與身家狀況都納入國家體制與警察大人的管理之下。
〈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 警察與政治〉
日治時期,警察負責維持臺灣社會治安的重要角色,臺灣人從事的政治行動,也是受關注的事項。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1920年代臺灣社會中的警民對抗,是當時「小的與大人」關係中最重要的篇章。
〈一桿稱仔到走やみ 警察與經濟〉
為了維持日治時期殖民地經濟發展,警察大人深度介入了臺灣的經濟生活。從賴和的《一桿秤仔》中看到警察對度量衡制度的管理;到戰爭時期,統制體制的實行,可以看到警察大人無處不在的身影。
〈檢疫、注射到圍草繩 警察與公衛〉
日治時代,在總督府的規劃下,當時的警察大人還掌管了公共衛生以及檢疫工作,並配合各種名冊管理,紀錄臺灣人的公衛生活,再加上各種衛生教育的推廣,培養出「識字兼衛生」的文明臺灣人。
〈「左側通行」 日本時代的交通警察〉
隨著臺灣社會逐漸形成現代化的生活習慣,日治時代的警察大人又多了管理交通的任務。1920年代,各種交通規範亟待建立,第一要務是厲行人車「左側通行」,在各種資料上可以看到許多宣傳,也能看到警察執行工作的狀況。
〈帝國山林的前哨 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
為了開發臺灣的山區資源和原住民治理,日本政府在一般警察之外設置了「蕃地警察」。他們的初期任務包括「防蕃」、武裝討伐迫使使原住民歸順以建立管理制度,後來則以輔導產業、教育、集團移住為主,是帝國統治臺灣山林的最前線。
〈經濟、防空與流言蜚語的取締 戰時體制下的警察〉
珍珠港事變後,日本擴大了軍事動員的規模,臺灣社會也被拉進戰爭體系中。臺灣警察的工作則擴大到統制經濟的宣傳、物資徵用、防空動員,以及言論思想的控制,將臺灣打造成「戰爭動員,人人有責」的社會。
〈東石富安宮 日警變成台灣神〉
日治時代,警察與臺灣人民的關係密切,儘管有許多讓人恐懼的印象,但也不乏愛護民眾的佳話。任職東石派出所的日警森川清治郎在職期間留下許多佳話,身亡之後又有顯靈庇佑當地的傳說,因而入祀富安宮,就是很好的例證。
作者簡介:策畫/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在北海岸,現在新北市三芝區、舊名「番社後」的地方。濱海生長的背景,鄰近的淡水又是山河海交會與歷史元素豐富之地,促使他鑽研於海洋史領域的探究,著有《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博士學位論文)、《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等專著。另著有政治史通史類書籍、淡水河流域史、高雄陳家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歷史文化、北台灣歷史文化,乃至中學教科書等
撰稿者簡介:
李進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現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環境史、臺灣區域史與歷史GIS。
沈佳姍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副教授。研究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與公衛史。著有《臺灣日日新:阿祖ㄟ身體清潔五十年》、《牌2原來一家親:日本品牌家族企業史》等書。
陳慧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代臺灣史、臺灣原住民史。著有《丈量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等書。
游智勝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海運史、臺灣海洋史。
蔡昇璋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協同研究員,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學系、通識中心及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等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領域為臺灣海洋史、海洋文化史、臺灣漁業史。
蔡蕙頻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圖書館編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史,並著有相關著作。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東石 發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票房極佳的大作,南韓三大男神一起賣命!
🔥中美兩韓四國角力,世界末日+絕地任務+加州大地震的精采冒險!
🔥白頭山真的會爆炸嗎?超音波怎麼看性別?茶母是什麼?孩子到底是男是女?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留言抽河正宇新書《走路的人》,辦法在影片最後!
南韓近年來影視產業蓬勃發展,不只劇情片受歡迎,就連很吃特效的商業大片也是佳作頻傳。這次的《白頭山:半島浩劫》我們看了之後非常驚艷,覺得從劇本到執行到演員到特效都屬一流,甚至等級可以直追《與神同行》。
如果要快速形容《白頭山》的話,我們覺得它就像是《世界末日》Armageddon加上《絕地任務》The Rock,再揉入一點《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並且由河正宇、李秉憲、馬東石三大韓國巨星擔綱,結合出這部緊湊中帶點溫馨、災難中不忘搞笑的作品。但除了娛樂性之外,片中的人物設定卻又平凡真實,讓觀眾得以信服與代入。另外《白頭山》的故事一次牽扯到南北韓與中美,更是讓同在東亞地區的觀眾能用不同的視野來看待各方之間的角力與觀點,也算是額外的一個Bonus。
今天的節目我們首先會介紹劇情大綱,再來會藉由解析片中兩位主角來討論電影教了我們的事,最後會用Q&A的方式回答一些你可能會有的疑問。
🎁留言抽河正宇新書《走路的人》辦法🎁
1. 訂閱我們的頻道(要記得按小鈴鐺喔)
2. 幫這支影片按個讚,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看
3. 在1/5(日)23:59之前,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對這部電影的期待或感想
4. 我們會在1/6(一)抽出3位觀眾,中獎者可獲得河正宇新書《走路的人》一本!
5. 贈品照片僅供參考,以實體為準:http://bit.ly/2ZzP6W8
6. 得獎者將公布在此,恕不另行公告
7. 贈品限寄台澎金馬
Sean C
rains weiwei
Kelly Chu
--------------------------------------------------------------------------------
上一支影片《茱蒂》 ⇨
https://youtu.be/HKUFAz1gbOM
【最新院線影評】
《獵魔士劇評》 ⇨ https://youtu.be/32zvMPfKW3s
《獵魔士影集前導解析》 ⇨ hhttps://youtu.be/0tcGzgKLSDw
《葉問4》 ⇨ https://youtu.be/K7LMtBm4wVU
《葉問:全系列回顧》 ⇨ https://youtu.be/rjncniuQWDI
《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 ⇨ https://youtu.be/pio0Z5fut8U
《星際大戰 系列解析》 ⇨ https://youtu.be/Wf6TErBqH3w
《婚姻故事》 ⇨ https://youtu.be/lKKnz1T2ApE
《鋒迴路轉》 ⇨ https://youtu.be/NDbOXPFRS6Q
《賽道狂人》 ⇨ https://youtu.be/L937X1PASM0
《雪寶10大金句》 ⇨ https://youtu.be/yDZ0tET6D6Q
《冰雪奇緣2》 ⇨ https://youtu.be/3NQO9CHwgus
【人生遺片清單】
Vol. 20《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雙子殺手前必看神作 ⇨
https://youtu.be/QTjAsfX2p_w
Vol. 18《異星入境》:晶晶體會引爆世界大戰? ⇨
https://youtu.be/qHHYYHtQbno
Vol. 21《鬼店》:影史最恐怖電影 ⇨
https://youtu.be/9ZMpt3htx5Y
#白頭山
#半島浩劫
#開啟右上或右下字幕
東石 發展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生長於彰化的柯金源,體驗到工業化、產業發展對生態的可怖破壞力。他的原生家庭,父親家族務農,由於工廠的廢水汙染,使得農田生產的糧食有著品質的疑慮,母親家族是沿海養殖漁業,1980年代因工業發展需求,要填海造陸,養殖地乃被徵收,遂失去生活空間。於是,環境的受害,也連帶造成弱勢族群更大的痛苦。
堪稱臺灣自然生態環境紀錄片代表人物的柯金源,30年來,始終如一地在同一個領域奮戰,他自言沒有倦怠的時間,即使仍舊悲傷、憤怒和無力,包含非但沒有因為報導或紀錄片的探討,改善環境污染,反倒讓受訪者遭受黑道的攻擊等,他仍舊鏗鏘有勁地表示,自己沒有悲傷的權利,必須將那些情緒轉換成保持前進的力量,直到改變的發生、到來。
柯金源認為,這是他長期性的志業,唯有持續不懈,才能創造臺灣將來的可能性。
多年下來,即便有各種挫折與痛苦,但柯金源的絕不停歇,終究累積不少成果,召喚起更多人對環境的關注,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使得對於自然的愛護之心萌芽在社會各個層面。
當發財成為長久以來臺灣某種奇怪的慣性思維時,柯金源直指核心地說明,一旦環境被破壞,譬如空氣、水遭受污染,將來我們反而需要花更多的錢去買健康的水與空氣,這是異常荒謬的決定。唯有此刻設下環境的停損點,讓島國的生態慢慢修復,才不會導致慘烈局面在日後發生。對柯金源來說,這是價值觀的選擇,攸關於臺灣優質環境的想像與其未來。
小檔案
柯金源,人稱柯導、柯師傅,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1962年出生於彰化伸港,1980年代以打工方式購買第一部相機,開始記錄台灣自然景貌,而後任職媒體,主跑政經與社運。1990年,因目睹嘉義東石網寮村因颱風淹水39天卻缺乏媒體關注之慘況,決心專注耕耘環境新聞,並開始參與電子媒體。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12年,共累積超過30萬字的臺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他進入公視新聞部服務至今,已累積20多萬張環境紀錄圖像、27部環境紀錄片作品。
紀錄片作品有《來自斷層的消息》(2000)、《烏坵》(2002)、《阿瑪斯》(2003)、《彌猴列傳》(2004)、《記憶珊瑚》(2004)、《天大地大》(2005)、《產房》(2006)、《天堂路》(2007)、《前進南極》(2008)、《夢想巔峰》(2009)、《登峰造極》(2009)、《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2010)、《海岸群像》(2011)、《黑》(2013)、《空襲警報》(2013)、《餘生共游》(2014)、《命水》(2015)、《水戰》(2015)、《海》(2016),《前進》(2017)等。亦曾發表攝影個展如《意念的表象》(1990)、《再見海洋》(1998)、《海洋臺灣》(2000)等,並著有《山美-達娜伊谷的傳奇》(2002)、《臺灣水資源脈絡》(2003)、《我們的島》(2006)、《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2018)等書。
1997年起,柯金源入圍與獲得國內外超過一百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個人入圍七次電視金鐘獎、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以「動物救援」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獼猴的戰爭與和平》更同時獲得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以及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近年代表作為紀錄片《海》,記錄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全片沒有旁白與配樂,以質樸的影像敘事深入海洋。多部作品入圍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國、中國、西班牙等各國相關影展。
創辦人:馬立群 總編輯: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林艾德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柯金源 場地提供: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東石 發展 在 20220111東石社區發展協會,舉辦(食堂暖暖民間有愛)記者會 的必吃
新冠疫情蠢蠢欲動,擔心三級警戒發布。想要回家走走不曉得要等到甚麼時候呢?說走就走才對吧! ... <看更多>
東石 發展 在 東石社區發展協會 - Facebook 的必吃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