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週運勢:2021.07.19-07.25】
牡羊座: 太過沒有戒心,容易太掏心掏肺
金牛座: 接受朋友幫助,事情能更加順利
雙子座: 生活動力提升,更積極面對問題
巨蟹座: 事情判斷要清楚,方向才能正確
獅子座: 雖遇選擇難題,要更加冷靜明辨
處女座: 對新事物排斥,油然而生的厭倦
天秤座: 工作得心應手,與人互動氛圍好
天蠍座: 鬥志相當旺盛,面對目標很堅定
射手座: 稍微陷入迷惘,需要多聽多思考
摩羯座: 維持情緒平穩,難題會能夠突破
水瓶座: 掌握自身原則,事情盡量找平衡
雙魚座: 別找太多藉口,別人都看在眼裡
本週運勢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牡羊跟處女,牡羊這週要特別留意人際關係,不要太輕易的就開誠布公面對任何人,不是所有人都是友善的,也許對方表面看起來和善,但卻居心叵測,坦誠的自己要在對的人面前出現就好。
處女在工作或是生活上,會面對一些轉變,可能會迎來一些不曾嘗試過的項目,會有排斥心態,導致會產生抗拒的態度,甚至對於原先的任務也感到厭倦,是一種心境上未能及時調適產生的影響。
本週運勢不錯的是天秤與天蠍,天秤能清楚感受到,自己在工作上的順暢,很多事情執行起來都沒有太大的問題,甚至還能發掘出自己原先不熟悉的能力,被大家看見的實力,也成為拉近與他人距離的利器,在互動氛圍上很融洽,彼此是能夠互助的。
天蠍這週的鬥志相當旺盛,對於自己的目標是非常明確,而且勢在必行的,不服輸的念頭,成為最佳的推動力,當然還是需要付諸行動,還是需要過關斬將,但足夠堅定的意志力,會支撐著前進。
明辨是非的好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總是不自覺變成濫好人的你──
▌在人際關係裡,經常過度壓抑情緒、默默積累壓力
▌在職場上,無法鼓起勇氣拒絕別人
▌在感情上,老是淪為工具人
▌在家庭裡,總是一肩承擔扛不起的責任
▌在人生中,永遠害怕競爭,主動退縮,無法做回真正的自己!
在工作和人生掌握主導權的你需要 ──
前美國職棒大聯盟總教練杜洛契(Leo Durocher)說過:「好好先生總是排名最後。(Nice guys finish last.)」球場上需要有求勝意識的球員,不需要好好先生,人生也是如此。所以你需要——
★硬起來!
這世界從來就不美好,保持基本防備心,
不要習慣性的息事寧人,才能避免被人利用。
★變強大!
「以牙還牙」的人看似氣量小,但事實上這樣的人才懂得生存,
因為「報復」的特質可以化為強悍的戰鬥力,保護自己並掌控主導權。
★有點壞!
賈伯斯說:有時候,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的最好方式就是發脾氣。
表明自己的態度,堅持主張,是一種威懾的手段,也是捍衛自己權益的措施。
取自《別讓好脾氣害了你》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的有些價值觀,跟版面上熟悉的說法不太一樣。不過,這是層次的問題,就像對方是小學生,我們就不太可能玩大學生等級的遊戲。
尤其談職場,那是利益傾軋的場合,跟我們常談到的家庭情況會有些不同。有時候場面就是會弄得很難看,抹黑、造謠、排擠、刁難……,這些小手段會影響考績與升遷,主管不一定能明辨是非,也不一定有膽主持公道,在社會上混得夠久自然就會經歷過。
而且有時候是看似交情好的夥伴在背後捅刀,因為利益本來就會排擠,事情不是你做就是我做。多受幾次傷,自然懂得這本書所提到的道理。
今天晚上9點半直播會好好談這本書,人性有時展露的黑暗面,就是很暴力。使用非暴力溝通,要搭配界線,才夠力。
祝願您,能理解善良不是罪,但濫用自己的善良,會讓自己活得很累!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3859944437355171
……………………………………………………………
再善良,也要帶點鋒芒
【文/ 周維麗】
最近有個朋友常常問阿豪借錢,阿豪向來是個熱心的人,朋友有難一直都是義不容辭、仗義相助,所以他很快就答應借出一萬元,可是朋友卻執意要三萬元才行,這讓阿豪很為難,因為他不只要還房貸、車貸,加上自己的母親最近生病住院也花了很多錢,能夠出借一萬元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阿豪擔心朋友真的急需用錢,於是不只自己拿出一萬元,他還額外跟別人借了一萬元交給朋友。可是即便如此,朋友也沒有顯得感激或高興,反而還在拿走這筆錢之後,一直在背後說阿豪的壞話,認為他做人太小氣,對朋友不夠仗義。這些話傳到了阿豪的耳朵裡,讓他感到很委屈,明明自己一直都在為朋友著想,為什麼卻換來這樣的評價?
可能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明明自己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可是對方卻埋怨得到的幫助不夠多,抱怨自己沒有盡心盡力。面對這樣的人,如果還繼續迎合對方,那就是過度善良了。
過度善良是一種畸形的善良,這樣的人非常樂於助人,可是從來不會給自己設下底線,他們通常具備兩種明顯的性格缺陷:其一,過分善良的人往往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他們眼中,每個人都是好人,每件事都是好事,他們總是願意將問題往好的方向想,誇大事情的好處,所以常常會在被他人利用、算計時,顯得手足無措。
其二,過分善良的人往往害怕得罪別人,美國心理學家萊斯.巴巴內爾(Les Barbanell)說過:「善良的人害怕敵意,所以才會用不拒絕來獲得他人的認可。」許多表現得過分善良的人,其實是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他們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會盡量取悅他人,想盡辦法迎合他人的需求,為了避免別人不高興,他們常常會表現得逆來順受、有求必應,他們的「好人」名聲往往是建立在不計代價的付出上。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種善良也顯得很卑微,缺乏自主意識,容易受到外來壓力的牽制。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過:「你的善良,必須要有點兒鋒芒,否則等於零。」這裡提到的鋒芒實際上就是不妥協的態度,一種明辨是非的能力,更是一種保持獨立的個性。
在大多數人眼中,善良的表現是溫和的,意味著無私奉獻,應該不計一切代價為他人著想,導致一些過分善良的人甚至會表現出妥協的一面。然而真正的善良並不是無底線的妥協,或無原則的迎合,而是應該兼顧自身的利益,還需要帶一點兒鋒芒,以便震懾那些不懷好意的人。
有些人會覺得善良的人就是軟弱,因此會無休止的提出各種要求,認為對方的付出是理所當然。對於真正友好的人,我們可以用善良的心去面對,但對於這種心懷不軌的人,就必須有所保留,不要總是迎合與妥協,因為人往往是貪婪的,一旦不斷的收到好處,就有可能會變得貪得無厭,所以善良也需要適可而止。
這種適可而止的善良,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善良並不是幫別人解決所有問題,而是幫忙解決比較重要的問題,因此善良的人必須拿捏好尺度,不適合、不需要幫忙的事情就要委婉的拒絕,以免自己成為他人依賴的對象,讓對方變得越來越得寸進尺。
其次,我們的善良應該留給懂得知恩圖報的人,如果接受恩惠的人缺乏修養和感恩之心,不僅表現出貪婪,還對別人的善舉挑三揀四,這對於善良的人來說就是一種羞辱。真正善良的人應該有自己的保護措施,雖然善良的舉動並不是為了有所回報,但若是能夠得到對方積極的回應,我們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更有價值和意義。要注意的是,一旦自己的善良得到的是冷漠的回應,下一次就該有所收斂。
再者,他們的善良必須建立在原則之上,應該有最基本的評判標準,這個標準可以是法律、道德,或是任何約定俗成的規則。如果他人的行為觸犯了法律、道德,或者違背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和意志,那麼善良的人就要審視和控管自己的善意,避免自己的善良變成他人作惡的工具。
最後,善良是主觀的行為,而不應該是被動的表達,或是盲目受到他人支配,因此善良的人應該保持獨立的個性,確保自己不會遭到其他人的道德綁架,只要自己覺得不合適,或者不值得給予,那就沒有必要繼續付出。總而言之,善良是一種具有獨立特質的品行,它源於人的真誠,而非人際關係上的壓迫,因此不要將自己的善良浪費在那些不值得的人身上,它不是可以肆意揮霍的資本,只適合用在需要它發揮作用的地方。也不要讓善良變成懦弱的表現,懦弱、妥協的善良會導致人際關係畸形發展。
相較於完全無私的付出,真正的善良應該要有底線,而且是對事不對人,善良的人必須懂得在何時、對何人果斷拒絕。一個聰明的人不會對所有事情都讓步,也不會盲目的妥協每一件事,更不會將自己的善良隨便用在所有人身上,也不會被任何人牽著走。
真正的善良應該帶一點兒鋒芒,這種鋒芒既是為了自我保護,也是為了穩定和平衡人際關係。
.
以上文字取自
別讓好脾氣害了你
博客來:https://pse.is/V645C
誠品:https://eslite.me/REZ5Q
金石堂:https://pse.is/VE5DZ
Momo:https://pse.is/UKLQ8
@發光體文化 Luminous Public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luminouspublication
.
已額滿8/29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明辨是非的好處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專家建議,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國際不打小孩日起源是1998年在美國的一個反體罰民間組織所倡導,希望宣揚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短短數年間,在世界各地發酵,台灣也響應,呼籲「不打小孩,以手傳愛」。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
林春燕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
林春燕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前者是溫和堅定的溝通;後者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萱受訪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則說,有些家長認為應該合理管教小孩,小孩才會明辨是非,建議家長先控制情緒、避免管教失當,且可先跟孩子議定規則和相關的處罰,「事前的溝通很重要」,孩子才會知道受罰的原因。
葉雅馨也說,處罰的方式不一定要用打的,也可以用禁止孩子做喜歡的事物來代替,如不能看卡通或不能玩積木等。(資料來源: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https://bit.ly/2WbLWXh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兒虐議題成果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支持兒少保護議題,前後為期長達4年,這個議題成功搭建了一個公開對話的討論平台,集結國內外社政、法政、警政、醫政、公衛、教育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貢獻了智慧與專業意見,大眾對於兒少保護的認知,已明顯提升。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國內兒少受虐通報案件較2017年增加了20%,但開案人數卻逐年減少,從2014年的1萬5千多人,下降為2018年的9千1百多人。衛福部研判,這是因為責任通報逐漸落實,民眾相關資訊與觀念認知增加,以及社會輿論的咎責壓力等,讓民眾的通報行為變得更廣泛。 (資料來源: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https://bit.ly/2VMg5O0 )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兒虐議題之教育推廣與提升警政人員專業兒保效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2020/01/15/1/
➤「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
http://bit.ly/2MOlSyZ
➤「兒童虐待之現今困境與解決之道」:
http://bit.ly/2PdLRxp
➤「兒童發展遲緩論壇報告書」:
http://bit.ly/2NlJHuM
【Reference】
1. 圖片來源: 衛生福利部
2. 新聞資料來源: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認識不打小孩日防暴】
https://bit.ly/2WbLWXh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 #人本教育基金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明辨是非的好處 在 姓名筆畫吉凶查詢系統- 小心!【別讓這10種溺愛 - Facebook 的必吃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 ... 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對孩子的未來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