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流製作」又一強文,深度分析了全職社運分子的作風和行動模式。
【限量版激進】
不知何解,香港社運發展了兩個奇特的模式:一、「齋talking」模式;二、搞獨佔山寨。
這個「齋talking」模式,見於「佔領政總」的發展,就是晚晚來一個講座,不知用來幹麼。我記得30/8學民思潮佔領政總的第一晚,找來梁文道講talk,梁文道竟說,「洗腦教育不是最可怕,最可怕是文革時的自我洗腦」,九唔搭八,簡直是全場的反高潮。這種人絕不適合發表群眾演說,相反,其後的歐錦棠更像一個政治演說家。梁文道這種只想標奇立異的空殼傲氣,簡直摧毀了運動的政治能量。
後來,學聯搞的所謂接力,又不知何解,變成甚麼另類課堂,還有一個罷課體驗。我在等候,甚麼時候社運會有推鐵馬體驗。
這根本就是已故文化學者布希亞力批的虛擬物(simulacra)。
「虛擬」不是假的意思,而是一種斷絕於符號交換(symbolic exchange)的超真(hyperreal)。任何在現實世界的事物,都有符號交換發生(可簡單視為「有來有往」),但虛擬物是沒有的。用另一位哲學紅人齊澤克的講法,就是沒創傷性,有如健怡可樂,有可樂的享受,卻沒可樂的害處。
虛擬物的例子,還包括建築活化、無痛墮胎、無咖啡因咖啡,大概早晚有無害毒藥。
另外,就反國教據說要註冊一家公司「繼續抗爭」云云,如今,原來撐DBC又可以成立一個聯盟。最好笑是,「忽然熱血」的《時代論壇》這裡沒報的,是這個「保衛香港自由聯盟」根本不是甚麼新一頁,而是最後一頁,因為所謂的抗議播放,就在兩天集會的第二天結束。(見註1,原聯播組織集體退出這個新聯盟)這令筆者想到《時代論壇》曾經做的兩件好事:
1. 菜園村巿民關注了好久,最後一群老社運跑去,《時代論壇》才大事報道,好像現在才是運動的第一天(註2);
2. 整個柴玲饒恕言論的爭議,在網上發展了又完成了,《時代論壇》才找來學者,由零開始研究饒恕之道,好像之前沒有探討發生過一樣(註3)。
這種假直擊,比不直擊更糟,因為同樣是虛擬和虛偽。
說回撐DBC的忽然收工。
這情況有如反國教可以在8/9忽然收工,或者民陣搞遊行可以「今日到此為止,明天請早」。
這種「有限集結」的社運模式,正在發展一種有秩序的偏激,今日準時收工,他日定時籌款。果然跟《時代論壇》的「安全激進」不謀而合。
陳雲一早就不看好這個撐DBC的聯播(註4),認為這是消費社運。
筆者覺得可悲的是,社運派看不到自己的猶疑不決,而且對批評全聽不進去,包括基督教的、八十後的。基督教的社運,都以自建山寨來作為完成樂章,那不是揭開新一頁,而是宣告原先能量的終結。而在國教風波開始時很閃亮的學民思潮,亦漸漸走向面目模糊,只是舊社運/學聯/八十後的複本,令人惋惜。
註1:回應對本台終止公共廣播查詢.對「保衛香港自由聯盟」表示抗議
http://hkcitizen.net/?p=7299
註2:被報道,必先異化自己──以《時代論壇》報道的菜園村事件作為例子
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Reader/News/ShowNews.jsp…
註3:【「我這裡開始討論才算是討論」心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149040924935&set=a.10150590143834935.436415.151734029934&type=3&theater
註4:陳雲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455902604456186
圖片原連結:
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Version/Show.jsp…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8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馬冠堯先生,講述終審法院大樓的發展背景、設計、歷史痕跡和修復活化。 分段: 00:51 發展背景 19:59 建造、設計與象徵 32:10 歷史痕跡 43:45 修復活化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
「擬物的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擬物的例子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擬物的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擬物的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擬物的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擬物的例子 在 Re: [請益] 擬物法與形象化的分辨- 看板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擬物的例子 在 最難搞修辭系列1 擬人和擬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擬物的例子 在 善用修辭的一堂作文課 - Facebook 的評價
擬物的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馬冠堯先生,講述終審法院大樓的發展背景、設計、歷史痕跡和修復活化。
分段:
00:51 發展背景
19:59 建造、設計與象徵
32:10 歷史痕跡
43:45 修復活化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10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擬物的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由文物保育建築師謝正勤先生,講述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和現況,當中的爭議與平衡,並分享618上海街活化項目的特色、保育方法和經驗。
分段:
01:42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發展
09:49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現況
15:38 保育爭議與平衡
31:23 項目分享:618上海街
41:26 如何裝備自己以參與保育事業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擬物的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由註冊園境師古兆奉先生,透過位於大埔的綠匯學苑,分享古蹟活化的理念,如何保留當中的歷史記憶,而又兼顧現今環境生態、工程等的種種考慮,讓古蹟在現今社會產生新的意義。
分段:
00:43 古蹟歷史及活化理念
03:02 保留歷史記憶
04:25 現代工程考慮
07:43 環境生態考慮
11:37 推廣綠色生活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擬物的例子 在 最難搞修辭系列1 擬人和擬物 - YouTube 的必吃
說明比擬這種修辭手法,舉例說明擬人和 擬物 的分別,並指出其好處。 ... <看更多>
擬物的例子 在 善用修辭的一堂作文課 - Facebook 的必吃
擬人法、 擬物 法、譬喻法、誇飾法、狀聲詞、類 ... 以詩及散文來當 例子 ,順便學學名家們 ... 的話常常都是排比的最佳 例子 ,一個任重而道遠的身影 ... <看更多>
擬物的例子 在 Re: [請益] 擬物法與形象化的分辨- 看板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 引述《ugd (ugd)》之銘言:
: 請教國文老師如何明確分辨擬物法和形象化,謝謝!
: 例句:
: 1.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枝生命的花朵。-物性化(擬物法)
: 2.冷峰過境,回憶凍結成冰。-形象化
: 請問例句1為何不是形象化?
: 學生常混淆於此
: 故請問是否有分辨此二種修辭法的具體教法,謝謝各位!
我提出我的想法,不知道是否對不對,您可以參考一下
在第一句中,我找到原文如下:
「使我能切實地感覺它的存在,完整地享受這朵造物主的傑作,而且在短短幾秒鐘內,我與
這朵小花之間,便建立起永恆的友誼。使我深深地後悔在過去忽略了造化的神奇,徒將歲
月浪擲在紛擾的生活中,心胸間淤塞了如山的塵垢、如海的煩惱,何曾騰出一絲空隙來,
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支生命的花朵。」
在例句「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枝生命的花朵」中,可引申為做出一些淨化內在,充實
心靈的事,行為本來即是具體存在的,因此利用「花朵」這個更鮮明的物體來加以物化,
使讀者能更有具體的感受。
而第二個例子中,「冷鋒過境,回憶凍結成冰」裡,是將「悲傷」、「情緒」這種無形
的事物,以有形的意象「冷鋒」、「冰」來替代,因此屬於形象化。
兩者間差異處在於,第一個例子中,是以「人」配合實際存在的行為,轉換為物體去強化
印象,第二個例子則將無形的感受和想法,轉變為可以具體感受的自然現象,更明白一點
說就是第一個例子只是一個行為,其中並沒有需要轉變為具體形象的抽象元素,單就是以
物體去替代而已,而第二個例子必須要由冷鋒、及冰等具體的形象,才能夠感受「悲傷」
的情感。
至於教學時,若要加以區分,其實可以從表達主體的抽象與否來判斷,其實真的不大好分
,一點淺見,大家教學相長,有錯勿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14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