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這些「縮寫」/「縮稱」現在還是在用啊~
[那些年害我誤會的臨床用語]
*這輯要懂一點台語才能明白我的畫面
為了一批新進醫院的克拉克寶貝們
特別整理了臨床上google不到的各種臨床縮寫用語
由於這種用語實在罄竹難書
歡迎大家留言投稿補充
也歡迎克拉克寶貝留言提問自己聽不懂的縮寫
-------------------------------------------------
(1) 掐水=challenge 水
點滴全開,把輸液灌倒病人體內
通常是病人嚴重脫水(例如hypovolemic shock)的時候
在急診最常聽到
(2) 滂尬斯=pun gas 抽動脈血
pun = puncture
gas = 氣體,在這裡指血氧
全世界只有台灣這樣講
去到國外請說ABG (arterial blood gas)
同理,測靜脈血氧爲VBG
通常是病人喘起來,想鑑別診斷時抽 (詳情請見tiny note)
(3) 威椎=wet dressing
用無菌濕紗包紮傷口,用意是把血水與膿吸出來
**CD = change dressing 換藥
**CD車 = 換藥車
(4) OP賽=OP site
貼在點滴打針處的透明貼布
(5) 咖=culture 細菌培養 / cover 抗生素作用菌種涵蓋
** U 咖 = urine culture
** blah 咖 = blood culture
** 溫咖 = wound culture
(6) 咩塔=metastasis 腫瘤轉移 / metabolism 新陳代科
** 會meta = 照會新陳代謝科,不是照會腫瘤科
(7) my fee (ㄇㄞ ㄈㄧ)=mild fever 微燒
通常指接近38度,要燒不燒的
要小心是不是老人家或化療病人免疫功能不好,燒不起來
(8) 拽 tap = dry tap 沒抽到東西、失敗
通常指骨髓檢查沒抽到particle
(9) titrate / taper
titrate up 將目前藥量慢慢增加至最適劑量
taper down 慢慢調低藥量
(10) 掰到=biopsy 到,切片切到有意義的東西 (例如惡性腫瘤)
(11) 送啪so=送patho = 送去給病理科(pathology)檢驗
** 送frozen:手術中切下來的組織馬上送去給病理科做冷凍切片
ref. 感謝貴院友人 豆泥 史哥 彥廷 靈感提供
#恭喜學弟妹授袍啊啊啊啊
打針打靜脈還是動脈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療疏忽vs併發症》
早兩日新聞回顧沙士15周年,全城鼓掌歌頌公立醫院醫生無私奉獻勇敢抗疫。今日傳媒報導15歲少女因醫療事故而導致中風,全城質疑公立醫院醫生質素,批評醫生連靜脈和動脈都分不清楚,左一句獸醫右一句無醫德轟炸公立醫生
這段新聞大意是說15歲的病人患有急性橫貫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主診醫生先嘗試保守治療(高劑量類固醇),但效果欠佳故建議血漿去除法(plasmapheresis)控制病情。事前需置入靜脈導管,負責程序的醫生被懷疑刺穿附近的動脈令少女中風
我發現在香港,很多病人對醫學都有一些誤解,以下為常見個案
1. 醫療程序出現併發症一定是醫生疏忽
2. 藥物治療出現副作用一定是醫生開錯藥
3. 住院後病情惡化一定是醫生護士無照顧好病人
任何一個醫療程序都有風險,小至打針、大至手術都有不同程度的風險。但更需要明白的是就算不做任何醫療介入治療(intervention)都伴隨風險,例如病情惡化的風險
經濟學有一個理論叫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大意是任何一個選擇都有其伴隨的成本。舉例說,盲腸炎的治療是手術把發炎的組織切除,但手術伴隨感染、出血、藥物敏感的風險。然而不做手術同樣伴隨病情惡化的風險如感染、腹膜炎、死亡等
醫學有趣的地方是這機會成本是非常variable,同一個病、同一個程序、不同的病人、不同的醫生、結果可以差很遠。與數學不同的地方是,5+5 是10,但10個人同時患上流感可以有10種不同的反應。A可以𣊬間康復、B可以併發肺炎、C可以併發腦膜炎、D可以有吉巴氏綜合症(GBS) ,但病人同家屬往往都會認為B,C同D的醫生一定是疏忽或「唔夠料」才會令併發症出現,、一定是醫生遲了處方特敏福、一定是醫生誤判、一定是醫生........
回到這單新聞,當醫生用超聲波導航去做靜脈導管置入術,盡量減低程序併發症風險的時候,附近的動脈仍然被刺穿。Shit happens,無論你用再多的機器、再多的輔助、給醫生再多的訓練,風險仍然不可能減到零。就好像奧運選手一樣,經歷再多的練習、即使在腦海反覆重現那組動作幾多次都好,都總有失手的時候。醫學並不例外
到底15歲少女這事件是人為失誤定還是不幸的併發症,我不知道,但如果香港繼續下去,由傳媒渲染醫療個案為juicy的醫療事故、議員爭相高調地替病人「伸冤」,在未調查之前便開醫生名,左一句「醫療失誤」、右一句「醫生疏忽」,到最後只會鼓勵醫生去做defensive medicine,只建議保守治療而不鼓勵病人去做高風險的治療
長遠或許可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因為再無醫生肯做高風險的程序,這香港病人是福還是禍?
祝願少女早日康復
打針打靜脈還是動脈 在 靠北護理師28909 一直有個疑問想問! 低劑量IM注射為何會出血 ... 的必吃
皮下注射也會流血啊人體不是只有動脈跟靜脈 ... 口在那造成出血啊,不然為何打完針,我們要跟家屬或病人說打針的地方要按壓幾分鐘,才不會瘀青啊~. ... <看更多>
打針打靜脈還是動脈 在 國一上生物4-3血液循環-打針和血液流經器官 - YouTube 的必吃
注射藥劑到手臂→上大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部位器官(腦、手、腳、肝、腎、胃、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