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遠征西域高昌之戰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唐朝前期面臨的重要外部威脅依然是北方的突厥勢力。西元629年11月,突厥進犯河西走廊地區,嚴重威脅到唐朝內地同西域領土的聯繫,唐太宗李世民意識要決戰時刻來臨了。西元630年正月,突厥殘部在陰山被李靖徹底擊潰,頡利在逃往吐谷渾途中被唐將張寶相俘獲押送長安。至此,東突厥汗國滅亡,其所轄領土和數十萬部衆均歸屬唐朝。唐朝北方疆域跨過蒙古草原,進入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游,北海(注:即今貝加爾湖)成爲大唐帝國內湖。
當時的西域正處於另一個強敵的控制之下,這就是西突厥汗國。西突厥汗國原本是早期統一的大突厥汗國的西方領土。西元583年,控制汗國西方領土的貴族射匱自立爲可汗,原本統一的大突厥汗國正式宣告分裂。西突厥繼承了原大突厥汗國的西方領土,疆域東起金山,西北到西海(注:即今阿爾泰山和裏海),西部進入伊朗高原,南部瀕臨印度河流域。囊括了整個中亞、西亞和南亞部分地區以及今新疆近三分之二的地域,實際上控制了西域地區,成爲西亞最強大的國家。
東突厥滅亡後,西突厥問題開始突現出來。尤其是其控制下的西域對唐朝的河西、隴右地區構成巨大威脅。西突厥經常向西域地區的唐朝控制區發動進攻,而且在東突厥滅亡後開始不斷竄犯唐朝控制下的漠北地區,對剛剛納入唐朝版圖的漠北地區構成嚴重威脅。
唐要打通進入西域的道路,就涉及到一個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的小國。這個彈丸之國與西域其他少數民族小國都不同——它是一個漢族政權。從國王到百姓,基本都是中原移民後裔。這個小國就是本文的主角——高昌王國。
高昌與中原王朝具有極爲深厚而又複雜的歷史淵源。高昌(注:即進中國新疆哈拉和卓)位於近新疆吐魯番市東40公里的火焰山下,是從西漢起中央政府駐軍和移民一手創建的。高昌位於吐魯番盆地東部,而吐魯番盆地自古就是溝通內地和新疆地區的戰略通道。高昌正好扼控這一戰略咽喉,地位極其重要。從西漢時起,爲保護這一戰略咽喉,中央王朝開始在高昌地區修建城堡要塞,駐紮大量軍隊屯田並大量移民。屯田軍和中原移民對開發、建設高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著駐軍和移民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昌城逐步發展爲西域大城鎮,設立高昌郡,成爲中央王朝控制西域的重要戰略據點。西晉滅亡後,西域逐漸失去同中央王朝的聯繫,西元460年,控制西域的柔然汗國扶植傀儡政權高昌國,高昌遂獨立,都城爲高昌城。
由於國小兵弱,建國後很長時間裏高昌都不得不依附周邊強鄰,這種委身於人的日子確實是很難過的。隋朝建立時,正好趕上突厥強大時期,高昌被夾在兩強之間左右爲難。當隋朝擊敗突厥以及突厥分裂後,局勢開始明朗,高昌隨即倒向隋朝。但隋朝不久就二世亡國,中原再度陷入混戰。高昌再度變臉,委身與強悍的東突厥汗國。
西元630年。剛剛立國不久的唐朝居然一舉滅亡了強大的東突厥汗國,整個東突厥從國民到疆土統統納入大唐帝國版圖。於是識相的國王麹文泰立即變臉,於同年偕王后、太子親赴長安朝見「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一個控制通往西域戰略咽喉的重要國家的國王帶著王后、太子親自朝見,這引起李世民的高度重視。唐朝政府以帝國皇室親王禮儀和待遇隆重接待了麹文泰,李世民冊封了高昌王后「公主」並賜姓皇家姓氏「李」,這在當時西域小國王室中是不可想像的殊榮。從此,雙方的關係迅速升溫。高昌成爲唐朝在西域的代言人和重要盟友。但這種局面沒維持多久就夭折了,原因就是麴文泰又變卦了——西突厥來了。
西元638年,西突厥進攻唐朝控制下的西域地區,溝通內地和西域戰略咽喉的高昌王國自然不會被放過。首先「冊封」麴文泰爲「高昌王」,隨後給予大批金銀財寶,而且在高昌附近派駐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進行保護,甚至直接將一支精銳的突厥鐵騎軍團送給麴文泰。
在西突厥支持和慫恿下,麴率領突厥騎兵軍團和本國軍隊「御駕親征」並相繼拿下了伊吾、焉耆王國。焉耆王國是大唐在西域天山南部的重要戰略據點,而位於今中國新疆哈密的伊吾則是從中原進入西域的必經之路。麴文泰的行爲直接威脅到了唐朝在天山南麓的戰略利益。而最危險的是,麴文泰封鎖邊境,禁止唐朝商隊和使節進入高昌境內。而高昌是當時溝通中原與西域的戰略咽喉,這種行爲徹底阻斷了西域與唐朝的往來。加之他已經明確了勾結西突厥的態度,直接威脅到了唐朝在西域甚至是河西地區的利益。
唐朝派出特使到達高昌,麴文泰在「寶座」上怒目橫眉的瞪著唐朝特使,說到:「唐在中原,高昌於西域,萬里之遙,互不相干;鷹飛於天,雉竄於蒿,貓遊於堂,鼠安於穴,各得其所,豈不快活耶!」
特使回到長安後,如實稟告了情況。李世民聞暴跳如雷,這位「天可汗」甚至咬牙切齒的罵麴文泰爲卑鄙小人。
於是,唐太宗李世民決定出兵高昌。而他決定的統帥,則是他親信的大唐西涼名將侯君集。
侯君集是關中豳州(注:即今陝西旬邑)。他是大唐帝國開國元勳名將。侯君集在朝中任職後不久,就被派往邊防重地河西戍守。在任內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華,參與並實際指揮了唐朝前期著名的征吐谷渾之戰,此戰正是由於採用了侯君集提出的戰略戰術才取得最終勝利。吐谷渾之戰使侯君集聲名大振,威震西域。成爲李靖之後唐朝在西域的一代名將。正是由於侯君集的軍事才能以及他長期在西部前線的經歷,熟悉西域地區風土民情以及軍事形勢,因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任命他爲大唐帝國西域遠征軍最高統帥,來指揮這場大唐帝國建國後距離最遠、環境最爲艱苦的遠征。
西元639年12月,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侯君集爲交河道行軍大總管,麾下將領包括牛進達、薛萬均以及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以和契苾何力。調動的包括唐朝正規軍,以及此時已經成爲唐朝一部分的突厥和鐵勒族精銳鐵甲騎兵軍團,此外還徵發從屬與唐帝國的周邊回紇、薛延陀等部族騎兵等共15萬大軍,基本都是騎兵。組成大唐帝國西域遠征軍,正式出擊高昌王國。動用如此龐大的軍隊尤其是精銳的大規模騎兵軍團,李世民顯然更多的是考慮到要應對征伐高昌的過程中西突厥的武裝干涉。
大軍出發前,爲作到師出有名,李世民以大唐皇帝和「天可汗」的身份發布了《討麹文泰詔》作爲宣戰聲明。在詔書中,李世民以事實爲依據,在充分的證據下歷數麹文泰反覆無常、背信棄義、恩將仇報、侵犯鄰國、勾結西突厥侵犯大唐帝國威望和國家領土主權等的種種罪行。尤其是在詔書中痛斥麹文泰作爲一國之君,卻是一個背信棄義,毫無做人最起碼的廉恥和道德誠信的卑鄙無恥之徒。西元640年1月,大唐帝國遠征軍正式誓師出征。
唐朝遠征軍總兵力達15萬人,而且都是驍勇善戰的鐵甲騎兵軍團。統帥侯君集威震西域,麾下將領同樣能征慣戰,而且唐朝的綜合國力更是絕對無法比擬的。唐軍有15萬人,高昌舉國上下,全國總人口3萬7千7百人;包括王室衛隊在內,高昌軍隊共有兵力7000人。另外有西突厥駐紮在可汗浮圖城的「威懾」部隊騎兵1萬人,雙方實力根本不成正比。但就是在這種典型的螞蟻對巨龍般的實力對比下,麹文泰居然充滿自信,不但要保住國家,而且居然還敢叫囂要擊敗唐軍。那究竟是什麽給了麹文泰如此大的信心和底氣呢?
是地利和外部勢力的介入。其中地理因素非常重要。唐軍兵出敦煌後,就進入了一望無際的西域大漠戈壁。高昌地處吐魯番盆地,周圍一片大漠黃沙。而且高昌距離唐朝有7000里之遙,通往高昌的道路都是沙漠。途中沒有水源,沒有草木植被,沒有飛禽走獸,更沒有糧食軍需。15萬騎兵的人和馬在這片死亡之海中連最起碼的吃飯飲水都無法保障。沙漠中地形極爲複雜,在那個技術落後的時代人在沙漠很容易迷路。而且沙漠中氣候極端嚴酷,白天氣溫超過60度,晚上則滴水成冰。如此極端嚴酷的氣候環境大軍幾乎是不可能穿行的,而這也正是麹文泰所依仗的。在他看來,唐軍不可能穿越這條連飛鳥和蟲子都無法逾越的天險,主力必然會被浩瀚的沙海吞噬。而他則可以坐在家門口以逸待勞,等著收拾衝出沙漠劫後餘生的唐軍殘部。
更重要的則是西突厥的介入。西突厥欲谷設可汗也得到唐軍大舉西征的消息,爲此他親筆寫信給麹文泰,抱希望高昌堅決抵抗,他保證將竭盡全力支援高昌。爲此,他特意在高昌都城附近可汗浮圖城駐紥了1萬精銳鐵騎以表明態度。
大唐遠征軍進入西域沙漠前,不少部將畏懼嚴酷的環境,主張繞遠路,走環境適合行軍的路線。但統帥侯君集堅決反對這種戰術。他斷定,麹文泰自恃有天險沙漠,必然輕敵,絕不可能料到唐軍居然敢於穿越7000里死亡沙海去進攻。因此,唐軍必須走這條連鳥獸都無法生存的路線,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兵出險著,出其不意。駐紥西北多年的侯君集就對惡劣環境做了充分準備。每個騎兵都配備有多匹戰馬以供換乘,同時馬上還攜帶了大量乾糧、鹹肉和多具裝水的大皮囊,而且攜帶了多套軍裝以隨時應變複雜的氣候。還打造了近千部大車,攜帶了數量極爲龐大的軍糧、馬料、箭鏃兵器等軍需品,甚至製造了大量專門儲水的水車。爲穿越沙漠,唐軍還徵調了大量軍駝。
整個唐朝遠征軍攜帶的軍需物資足夠大軍在沙漠中使用3個月的,這還是在大軍身後有龐大的後勤補給運輸隊的情況下。而沙漠複雜的地形更沒有難住唐軍,因爲唐軍先鋒就是喑熟當地地理的突厥族名將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是大唐帝國早期著名的少數民族將領,曾經參與著名的征吐谷渾之戰,在戰爭中表現極爲出色,生俘吐谷渾王後等王室成員,立有大功。爲表彰其功勳和人品,唐太宗李世民將臨洮公主嫁給契苾何力,他也由此成爲唐朝皇室宗親。遠征軍組成出擊後,契苾何力主動要求擔任前鋒帶路。
儘管事先有充分準備,但殘酷的環境氣候依然給唐軍帶來巨大困難。惡劣的氣候自不必說,沙漠裏複雜地形給唐軍造成巨大威脅,尤其是隨時可能出現的流沙,奪走了千餘名大唐將士的生命,實際上在整個平高昌戰役中,唐軍在沙漠行軍過程中的非戰鬥傷亡遠遠超過直接戰鬥減員。遠征軍甚至在途中數次斷絕了同後方的聯繫,陷入缺糧無水的瀕死危局,將士們甚至殺戰馬、吃馬肉、飲馬血。軍心士氣和人的神經幾近崩潰邊緣。爲了鼓舞士氣,遠征軍統帥侯君集與將士同甘共苦,行軍和吃住的條件與普通士兵完全一樣。當缺乏糧食和飲水時,他從來都是以士卒爲先。在統帥鋼鐵般堅強意志的激勵下,大唐遠征軍全體將士克服後人難以想像的重重磨難,戰勝了魔鬼般的酷熱、寒冷、缺水、流沙、狂風和沙塵暴,歷時7個多月,終於走過了煉獄般的死亡大漠。
西元640年8月,契苾何力率領的大唐遠征軍前鋒3000騎兵率先衝出死亡沙海,包圍高昌門戶磧口。此時,出現在高昌守軍面前的是一幅恐怖的畫面:在他們面前,是3000名剛剛經歷生死磨礪,從7000里死亡沙海中走出來的唐朝騎兵。蓬頭垢面的唐朝騎兵們吼叫著,如同一群衝出地域的魔鬼一樣撲向磧口城!高昌守軍只有1000多人,還有千餘名西突厥駐軍,根本沒有料到唐軍居然能夠穿越死亡之海! 1000多人的高昌守軍未作任何抵抗,全體投降。唐軍主力隨後到達,高昌門戶洞開。
磧口失陷的消息迅速傳到高昌都城,但國王麴文泰堅決不信。而就在此時,另一條消息徹底斷送了他求生的最後一根稻草——西突厥駐軍逃跑了!這些人迅速跑回西突厥在高昌的基地可汗浮圖城,而此時西突厥可汗欲谷設正好就在這裏。得到唐朝重兵到來的消息後,欲谷設比誰都清楚自己手下這1萬多騎兵的斤兩。於是,不顧當初與麴文泰的「山盟海誓」,只留下2000多人看家,欲谷設帶領手下主力掉頭就跑,一直跑回中亞裏海邊的老家,把麴文泰自己扔給大唐十幾萬虎狼之師。
麴文泰就這樣被活活嚇死——驚懼而病死!
麴文泰死了,他的兒子麴智盛繼位。但高昌大勢已去:西元640年8月,唐軍攻克高昌國都門戶田地城 (注:即今中國新疆魯克沁)。隨後,唐軍包圍高昌國都高昌城。新國王麴智盛率全部軍隊軍迎戰,等待西突厥的援軍。
侯君集很清楚對手的想法。他一方面部署警戒兵力,隨時截擊可能出現的西突厥援軍,另一方面集中主力全面攻城。作爲經營500多年的軍事要塞,高昌城的防禦設施極爲完備堅固,易守難攻。唐軍缺乏援軍和補給,加之強大的西突厥隨時可能干涉,必須速戰速決。
爲此,他在內地專門徵集了一些善於製造攻城器械的工匠從軍。這些工匠在哈密,建造了多部高達5丈的巨型攻城塔。攻城塔下面是一個巨大的4輪底座,用人力推動前進。上部是一坐高大的塔樓,塔樓裏面是多層盤旋而上的雲梯,外面由厚木板掩護,頂端前部是一個可以開合的吊橋門。士兵在裏面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護,當接近城牆後放下吊橋門,士兵可以直接從塔內衝出蹬城作戰。避免了以往雲梯傷亡大的缺點。而且還可以在裏面瞭望城內地形和佈防,作到瞭若指掌。同時,製造了多部重型拋石炮和重型車弩炮。
一切準備就緒後,西元640年8月8日,大唐遠征軍對高昌城發起總攻。唐軍瞭望員在高聳的巨型攻城塔頂俯瞰高昌城,城內佈防一覽無餘,隨後開始「按圖索驥」的指揮唐軍重型遠程炮火轟擊。唐軍以數百尊重型拋石炮和重型車弩炮猛烈炮擊城牆,巨大的箭鏃和足有籃球大小的石彈裹挾著火焰遮天蔽日的飛向高昌城,迅速覆蓋全城,城內立即燃起熊熊烈焰。後方,數萬唐軍騎兵軍團用弓箭以齊射的方式,在不到4小時的時間就向小小的高昌城發射了數十萬支火箭。密集的箭雨遮天蔽日的覆蓋了全城,整座城市被籠罩在一片煉獄般恐怖的「火雨」之中,成爲一片火海,濃煙滾滾,烈焰沖天!
在遠程火力的掩護下,侯君集命唐軍騎兵則用皮囊、草袋裝土填平了護城壕溝,隨後步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通過攻城塔和雲梯凳城牆,另一部分則架衝車直攻城門。這些先進武器是此前幾代高昌人都沒有聽說過的,尤其是對唐軍的重型遠程火炮更是聞所未聞。攻城塔在牛和人力的牽拉下,推進到城牆邊,隨後放下吊橋門。唐軍士兵不帶頭盔,甚至不穿甲胄,揮舞鋼刀吼叫著衝上城牆。在猛烈攻擊下,守軍土崩瓦解,外城迅速被攻破。而此時,西突厥在可汗浮圖城的數千駐軍和後來的2000多所謂援軍早已向唐軍截擊軍團投降。
在走投無路下,抵抗了僅僅一個上午之後,高昌末代國君麹智盛向侯君集遞交降書乞降。在降書中,他向唐朝大皇帝陛下虔誠謝罪,同時將所有責任都推給他那已經被嚇死的老爸麴文泰。隨後率滿朝文物和全部王室成員,正式向大唐帝國投降,高昌王國滅亡。隨後,侯君集派兵迅速四處出擊,陸續平定高昌全境3郡5縣22城。
唐朝正式將高昌納入版圖,在當地設西州,在可汗浮圖城(注:即今中國新疆吉木薩爾北)設庭州。後來,在此基礎上,唐朝在在著名的交河城恢復了已經中斷400之久的安西都護府。西元646年,唐滅薛延陀並相繼降服鐵勒、拔野古等部;西元657年,經過先後兩代人的前仆後繼,大唐帝國滅亡西亞最強大的西突厥汗國。至此,唐朝勢力延伸到西域全境。大唐帝西北疆域最北端跨越蒙古高原,進入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游,北海(注:今貝加爾湖)成爲帝國內湖;東北到達今黑龍江口地區,並跨過日本海,擁有庫頁島;最西端瀕臨西海(注:今裏海)東岸,鹹海成爲帝國的內湖;西南越過阿富汗進入今巴基斯坦境內,瀕臨波斯高原,最南端進入越南境內成爲中國歷史上在西部疆域最遼闊的朝代。
發生在西元640年的大唐平定高昌之戰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平定高昌之戰是唐朝開國初期在西部距離最遠、難度最大的一次大規模戰略遠征。平定高昌之戰的勝利對唐朝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高昌的平定使唐朝終於打開了通往西域縱深腹地的大門,這就爲後來大唐一系列偉大的西方拓邊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平定高昌也由此成爲大唐進入、收復西域故土的關鍵性戰役。
大唐遠征軍全體將士在煉獄般的漫長行軍後,依然保持並發揮出驚人的戰鬥力,充分表明了唐朝軍隊尤其是起西北軍隊強悍的戰鬥力。事實上,西北軍一直是唐朝最強悍的軍隊。其戰鬥力之強悍,甚至在安、史之亂後,國力嚴重衰敗的情況下,居然還發生了張議潮領導的偉大的「甘、涼十二州歸唐」大起義。
平定高昌之戰中,唐太宗李世民正確的戰略決策無疑是最關鍵的。正是他力排衆議,以鋼鐵般的意志和偉大的戰略眼光,毅然發動了高昌之戰,並在其後果敢的將高昌納入版圖。如果李世民聽任主和派的意見,先是不開戰,戰勝後又放棄高昌,那産生的一系列惡果將是不可想像的。
今天,當後人駐足中國新疆的高昌古城遺址,不禁遙想大唐帝國拓土開疆的篇章,縱馬西海天山的史詩。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庫力索法邑富 在 葉天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爐香讚》 (合掌)
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淨身業真言》
唵 修哆唎 修哆唎 修摩唎 修摩唎 薩婆訶 (三遍)
《淨口業真言》
唵 修唎修唎 摩訶修唎 修修唎 薩婆訶 (三遍)
《淨意業真言》
唵 嚩日囉怛訶賀斛 (三遍)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哆 沒馱喃 唵 度嚕度嚕 地尾 薩婆訶 (三遍)
《普供養真言》
唵 誐誐曩 三婆嚩 伐日囉斛 (三遍)
《發願文》 (合掌)
稽首三界尊 皈命十方佛
我今發宏願 持此藥師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琉璃國
親覲大慈父 慇懃聞真諦
學習師子吼 回返娑婆地
度眾脫苦海 弘法利群迷
奉請十二藥叉大將 (合掌)
奉請宮毘羅大將 奉請伐折羅大將
奉請迷企羅大將 奉請安底羅大將
奉請頞儞羅大將 奉請珊底羅大將
奉請因達羅大將 奉請波夷羅大將
奉請摩虎羅大將 奉請真達羅大將
奉請招杜羅大將 奉請毘羯羅大將
南無藥師會上佛菩薩 (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銷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爾時世尊。讚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汝今諦聽。極善思惟。當為汝說。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羂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蝱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復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師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唯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癡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餘財物。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尸羅。有雖不破尸羅。而破軌則。有於尸羅軌則。雖得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捨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捨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捨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妬。自讚毀他。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恒被鞭撻。飢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恒不自在。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恒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羂。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愁苦惱。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憙乖離。更相鬬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塚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呪術而呪咀之。厭媚蠱道。呪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陵。互為饒益。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及餘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正。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復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癵乾消。黃熱等病。或被厭魅蠱毒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
南無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薜琉璃。鉢喇婆。喝囉闍也。怛陀揭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勃陀耶。怛姪他。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娑訶。
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曼殊室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常清淨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至心念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殷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澡漱清淨。以諸香花。燒香塗香。作眾伎樂。供養形象。於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於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於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花香塗香。末香燒香。花鬘瓔珞。旛蓋伎樂。而為供養。以五色綵。作囊盛之。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餘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旛。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新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鼓樂歌讚。右遶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眾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或有水火。刀毒懸險。惡象師子。虎狼熊羆。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蝱等怖。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餘天。惟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芻二百五十戒。苾芻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不。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反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惟除一生所繫菩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救脫。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轉時。有諸眾生。為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羸瘦不能飲食。喉脣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遶。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是人。計算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然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旛。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了自見。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識還時。如從夢覺。皆自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果報故。乃至命難。亦不造作諸惡之業。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隨力所能。恭敬供養。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應云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幡燈。復云何造。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餘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芻僧。晝夜六時。禮拜行道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綵旛。長四十九搩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
復次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應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繫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雨順時穀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於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即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阿難。若帝后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宮釆女。百官黎庶。為病所苦。及餘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旛。然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華。燒眾名香。病得除愈。眾難解脫。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云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救脫菩薩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是故勸造續命旛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阿難問言。九橫云何。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祐。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癡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二者橫被王法之所誅戮。三者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噉。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為毒藥厭禱呪咀。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飢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復次。阿難。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寶。壞君臣法。毀於信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然燈造旛。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爾時眾中有十二藥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
宮毘羅大將 伐折羅大將
迷企羅大將 安底羅大將
頞儞羅大將 珊底羅大將
因達羅大將 波夷羅大將
摩虎羅大將 真達羅大將
招杜羅大將 毘羯羅大將
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等。村城國邑。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復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
爾時世尊。讚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呪。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揵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藥師灌頂真言》
南無薄伽伐帝 鞞殺社 窶嚕薜琉璃 缽喇婆 喝囉闍也 怛他揭多耶 阿囉喝帝 三藐三勃陀耶 怛姪他 唵 鞞殺逝 鞞殺逝 鞞殺社 三沒揭帝 娑訶 (三遍)
《解冤咒》
解結解結解冤結 解了多生冤和業
洗心滌慮發虔誠 今對佛前求解結
藥師佛 藥師佛 消災延壽藥師佛
隨心滿願藥師佛 (三遍)
《補闕真言》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佉囉佉囉 俱住俱住
摩囉摩囉 虎囉 吽 賀賀 蘇怛拏 吽
潑抹拏 娑婆訶 (三遍)
《藥師讚》
藥師佛延壽王 光臨水月壇場
悲心救苦降吉祥 免難消災障
懺悔眾等三世罪 願祈福壽綿長
吉星高照沐恩光 如意保安康
吉星高照沐恩光 如意保安康
《藥師偈》
藥師如來琉璃光 燄網莊嚴無等倫
無邊行願利有情 各遂所求皆不退
南無東方淨琉璃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七稱)
南無日光遍照菩薩(三稱)
南無月光遍照菩薩(三稱)
《回向偈》
佛光注照 本命元辰
災星退度福星臨 九曜保長生
運限和平 福壽永康寧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圖片經文取自網路
#藥師佛 #日光菩薩 #月光菩薩
#十二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