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報導者李雪莉、劉致昕【仇恨政治的崛起與救贖】
在資訊高牆下,人們是否有重新對話、和解共好的可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一個新的時代,一個資訊更多卻更混亂的時代、一個難以看見事實全貌的時代。 怎麼不被資訊淹沒?怎麼更靠近真相?成為不分年齡不分族群的共同課題。 我們認為改變的解方是對話;對話可以從選擇媒體開始。 在這支影片中,我們訪問一位老師與一對母女談《報導者》帶來的改變: 雲林小學老師課堂上播新聞紀錄...
「報導者李雪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報導者李雪莉 在 夏韻芬money365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報導者李雪莉 在 她的圖書館 • Her Libra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報導者李雪莉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報導者李雪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報導者李雪莉 在 報導者The Reporter - 【李雪莉專欄】...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報導者李雪莉 在 報導者爭議-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報導者李雪莉 在 報導者爭議-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報導者李雪莉 在 她的圖書館 • Her Libra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廢墟少年》李雪莉、簡永達.
「他被迫承擔與年齡不符的責任,還有不必要的窘迫。原來,長大的滋味一點也不浪漫,反而更像場無法停下來的長程馬拉松。」-p.220
-
浮在海上的冰帽,埋在海底的冰山。
-
這本書是報導者團隊的深度專題「廢墟裡的少年」,以記者之筆,寫下少年們的故事。在書寫他們的困境與掙扎中,報導者也探討少年的家庭結構、高風險家庭的成因及政府應對政策。除了聆聽少年的故事,還採訪了社工所面臨的難題。
.
以人物故事報導帶入議題探討,不僅讓人看見廢墟少年在困境中的生命力,甚而反思社會究竟該如何幫助這些孩子?
.
「江江和小旭都向我們吐露自己曾想過個『正常的生活』,但與所謂『正常』的世界之間,有個突破不了的結界,他們就算想跨過,也很少人願意給他們機會重新來過。-p.206 」
.
「金輝說他之前沒自信、怕出糗,沒有前進的欲望,但經歷過在中橫縱走,一天走過四十二公里後,人生就像褪去一層舊的皮,他意識到不能空等、不能害怕失敗,『我知道等,也永遠等不到要的東西。』-p.84 」
.
無論任何人,活在這世上都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去爭取想要的人生,但是,我們擁有的力量卻始終不平等。家庭失能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背負的是階級複製的枷鎖。不穩定的經濟來源導致少年們連受教育的權利都失去。
.
一個未成年的少年,每一天睜開眼想著的是下一餐在哪?明天還有沒有地方住?沒有選項的人生,他們只求平平淡淡地過下去。
.
他們,真的只能過普普通通的日子嗎?
他們有沒有機會翻轉自己的命運?
.
「這群底層男性,以及他們的家庭和下一代,像眾多龐大的冰山,我們看見的廢墟少年,只是浮在海上的冰帽。但未被覺察的、深深埋在海洋深處的,是一個個被時代巨輪輾壓的家庭,而那是源自經濟變遷、勞動人口的流動和婚配組合改變的歷時結構。像是反諷著號稱進步著的臺灣,他們的無語是一個震耳欲聾的存在。- p.103」
.
#廢墟少年 #報導者 #李雪莉 #簡永達 #余志偉
#衛城出版 #readingintaiwan #她的圖書館
報導者李雪莉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禮拜,我分享《報導者》對於高風險家庭的專題報導,本週我與李麗芬委員迅速地召開「廢墟裡的少年-看見他們,幫助增能」公聽會。
邀請衛福部、勞動部、教育部及司法院等相關部會,也找來了學界及在第一線服務的NGO社工來分享。
此次公聽會也受到王美玉監察委員的重視,王監委也親自出席這場公聽會,進行分享。
從行政、立法、司法及監察,四權齊下,我們要來檢視台灣整個對高風險家庭出生的少年,在輔導、安置政策上究竟出了什麽問題。
今天我也邀報導者李雪莉主筆,請他以「報導者」的角色,分享當初他在採訪這些廢墟少年時的故事。
她也現場撥放「少年土豆的故事」https://youtu.be/E6hIhWGyVnE
本月20日,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組織會首次派五位委員來台審查台灣兒少福利環境,我想從報導者到這場公聽會,一連串的行動能讓廢墟少年都走向陽光!
#高風險家庭 #廢墟裡的少年 #公聽會 #報導者
#少年土豆的故事 https://youtu.be/E6hIhWGyVnE
報導者李雪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一個資訊更多卻更混亂的時代、一個難以看見事實全貌的時代。
怎麼不被資訊淹沒?怎麼更靠近真相?成為不分年齡不分族群的共同課題。
我們認為改變的解方是對話;對話可以從選擇媒體開始。
在這支影片中,我們訪問一位老師與一對母女談《報導者》帶來的改變:
雲林小學老師課堂上播新聞紀錄片,她認為讓孩子看見議題、學會思考更重要;學生康瓊之則多次與母親分享《報導者》文章,她覺得「他們(父母)應該要知道下一代要往哪裡走」。
所謂理解全貌並非成為全知者,而是「不斷地從不同人的眼睛跟資訊來源看待同一件事」,《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指出,這個時代的媒體責任不只是挖掘真相,更要促成對話,在理解彼此的基礎上,讓整個社會一起向前。
《報導者》正在專心做這件事,若您也贊同我們的理念,歡迎捐款支持,一起前行:https://bit.ly/3ylK401
攝影/許𦱀倩
剪輯/許𦱀倩
動畫設計/林珍娜
採訪/王儀君、余志偉、李盈臻
報導者李雪莉 在 報導者爭議-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必吃
說著說著,李雪莉有些感嘆:「我常在想說,為何要挑那麼難又很爭議的,但這就是臺灣 ... 報導者The Reporter (@tw_reporter_org) /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 ... ... <看更多>
報導者李雪莉 在 報導者爭議-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2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必吃
說著說著,李雪莉有些感嘆:「我常在想說,為何要挑那麼難又很爭議的,但這就是臺灣 ... 報導者The Reporter (@tw_reporter_org) /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 ... ... <看更多>
報導者李雪莉 在 報導者The Reporter - 【李雪莉專欄】... - Facebook 的必吃
【李雪莉專欄】 性受害是一種參雜創傷與屈辱的經驗。受害者除了直接加諸身心的折磨,更常經歷一種被漠視、被體制的黑手摀住嘴巴的屈賤感。 近來被揭露的#輔大性侵事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