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睎乾十三維度
兩岸三地運動員,誰懂得奧運精神?
奧運期間,香港、台灣和大陸的媒體,都會匯集自家運動員的金句(有些是獲獎感言,有些是以前說的),以激勵人心。古代天子聽民謠而知風俗,今天我們也可比較兩岸選手金句,看看三地人民是否同氣同義、同心同德。
先看香港。
「劍神」張家朗說:「大家要堅持,唔好咁容易放棄⋯⋯對(香港)劍擊嚟講,證明咗唔只喺亞洲可以攞到獎,(去到)世界都可以。」
「小飛魚」何詩蓓說:「比賽往往 80% 是心態,20% 才是體能和訓練。」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說:「 我都希望拎到金牌、獎牌,但人生就係咁樣,我哋好用力去完成一件事,雖然結果唔係你想咁,但起碼我哋盡力過,無悔,唔好後悔。」
再看台灣。
羽毛球代表戴資穎說: 「所有的頭銜都只是一時的,更不用說我會在意。」她在東奧金牌戰前曾說,羽毛球佔據她太多時間,想趁年輕做其他事,探索人生新面向,例如單車環島遊。
「舉重女神」郭婞淳幾年前說:「人生的目的不是贏得每場賽跑,而是當我們完賽的時候,途中幫助了多少人一起完成賽跑。」郭婞淳已多次將比賽獎金捐贈有需要的人。
羽毛球男雙選手李洋說:「 享受站上國際賽場上奮戰的瞬間才是最重要的,冠軍、亞軍、季軍都只有一個,我沒辦法決定我的成績如何,但我可以決定,我在比賽中的樣子!」今屆奧運,他與王齊麟擊敗大陸選手,奪得台灣史上首面羽毛球奧運金牌。事後他在臉書宣告,要把金牌「獻給我的國家——台灣」。
柔道代表楊勇緯說:「正因為有些遺憾,才有了更遠大的追求。」
最後看大陸。
乒乓球男單代表馬龍在金牌戰擊敗德國選手後,即場大喊:「他贏不了我!」大陸媒體形容為「霸氣十足」。
新晉「蝶后」張雨霏在一天內拿下兩枚奧運金牌,也霸氣地說:「感覺這金牌是買一送一啊!」
女子三人籃球隊選手楊舒予說:「祖國需要我,我必定出戰。」
替中國隊奪得首面金牌的射擊代表楊倩說:「今年是建黨100週年,我覺得這塊金牌是我為祖國送上的最好的一份禮物。」又說:「射擊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射擊成就了我,我也用自己的熱愛對它負責。」最後一句真有趣:為了「負責」的「愛」,相信「熱」極有限。
除了運動員所說的話,賽艇隊教練張秀雲的金句也很有中國特色。她在訓練中說得最多的一句是:「如果現在我不折磨你們,將來折磨你們的就是對手。」台灣李洋覺得比賽是「享受」,中國教練則強調「折磨」。
綜觀兩岸三地運動員,固然都有為家鄉爭光的心態,這是運動員常情。但看了以上金句集,很容易感受到三地的價值觀和體育精神,實在有很大差異。一般來說,最看重勝負的運動員,都是大陸的。
大陸資深傳媒人張豐撰文指,中國開始從「唯金牌論」中解脫出來,是一種進步,「當你不再信奉『唯金牌論』,你也就真正看懂了奧運會。」抱歉,在中國運動員身上,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解脫」跡象,也不覺得一般中國人看懂奧運。
怎樣才算「看懂奧運」?如果我們不忘初心,那麼最應該牢記的奧運金句,應該是百年前法國人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所說的話。顧拜旦是國際奧委會的發起人,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
1908年7月24日,顧拜旦在倫敦格雷弗頓畫廊(Grafton Galleries)的宴會上,說了一句公認代表奧運精神的名言:「在奧運中,最重要的不是贏,是參與⋯⋯在人生中,重要的不是勝利,是奮鬥 (L'important dans ces Olympiades, c'est moins d'y gagner que d'y prendre part... L'important dans la vie, ce n'est point le triomphe, mais le combat)。」
進一步追本溯源,顧拜旦提倡的奧運精神,其實取自他熟讀的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變形記》——書中卷九有一句詩,由河神Achelous的口中說出來:「戰敗的恥辱,抵不上曾經戰鬥的光榮 (Nec tam turpe fuit vinci quam contendisse decorum est )。」看懂嗎?這是西方神話英雄才具備的高尚精神,唸誦這些句子,你彷彿呼吸到奧林匹克山諸神吞吐的靈氛。這才是奧運精神。兩岸三地運動員,哪處最懂得這種精神,你可自行判斷。
說到底,體育精神就是文化修養。中國選手的「我操」(watch out),與奧林匹克諸神的金句之間,究竟相隔多少光年呢?
https://www.facebook.com/106651927966317/posts/249925446972297/?d=n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名言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
這個月,我的舅舅因為心臟病發突然過世了。
他是個受歡迎的導遊,
還很年輕,跟我只差十多歲,
我的童年初期,或許是他童年的尾端。
一切都發生得很快,
胸悶,心肌梗塞昏迷,裝上葉克膜,
接著就是一天又一天的等待。
去醫院看舅舅的時候,
他一動也不動,什麼話都沒有說,
醫生說沒有辦法了,器官已經衰竭,
需要家屬同意拔管。
坐在捷運上,
我一路從萬芳醫院站哭到南京復興站,
還好有戴口罩,應該沒人發現我在哭。
我跟羅比講起這件事,
我問他:
你有看過別人在捷運上哭嗎?
羅比說:
有喔,我有看過。
我問:
什麼時候?
羅比:
有一次,
我看到有小孩在捷運上想吃包子,
他媽媽偷偷拿給他,沒有拿好,
肉從包子裡面掉出來,他就哭了。
我說:
跟我的情況根本就不一樣啊,
他難過的事情跟我差很多......
羅比堅持:
他很難過,哭很大聲!
羅比又說:
妳不要傷心啦,
妳跟外婆說,
人還會當人啊.......
像是上次我當人的時候,
是一個很有錢又臭屁的老阿杯~!!!
#你現在玩大富翁也還是這副德性啊
2.
講一個比較不憂傷的事。
前陣子外公外婆給羅比買了大富翁的進階版,
叫做"幸福人生"。
此遊戲規則相當複雜,
基本上要先設定你對幸福人生的定義,
簡單分成三部分:金錢,名譽跟快樂。
遊戲開始之前,
每個人都要先定義自己的幸福人生,
是在相同的總分下,
這三個項目各得到幾分,
大家可以自行決定其中的比例,
先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就算贏。
比如說:
葉揚的幸福人生:
金錢20分+名譽20分+快樂20分=60分
彼得的幸福人生:
金錢10分+名譽20分+快樂30分=60分
如果葉揚金錢有40分,
但是名譽只有10分,
也不能算是勝利。
我一開始就聽外公分享遊戲的經驗,
錢很容易賺,但名譽很難得到,快樂更難。
外公:
所以要贏就要把金錢目標設高一點,
其它的目標降低。
羅比很快就遇到這樣的煩惱,
他賺了超多錢,
但是一直得不到關於名譽的分數,
而彼得根本就違反人類經驗法則,
每次玩他都窮得要命,
但非常快樂。
而且真的是很好笑,
畢竟擲骰子是一個運氣成分很高的事情,
可是彼得不論骰什麼,
他總是先得到快樂。
#外星人看破名利 #人生等級很高啊
3.
舉例來說,
到了航海的關卡,
明明有很多人生的選項,
比如說遭遇暴風雨,
榮升大副,發現寶藏,
或是發現海島......
彼得就好幾次都會骰到"與海豚一同玩樂",
因此得到很多關於快樂的分數。
我到最後都覺得不可思議,
忍不住問他:
你到底要跟海豚玩幾次?
後來彼得走到採礦的那一關,
他就會骰到"意外發現文明遺跡",
可能是意外發現的關係,
這個只要一次就得到超多的快樂。
#然後到電影那一關
#他還給我榮獲金馬獎
#P編超快樂的
4.
但羅比的情況就不一樣,
他都以賺錢為主,
有時候走到太空探險或是大學進修這種關卡,
他還會選擇策略性過門不入,
(因為沒有賺錢的機會)
最後結論當然就是總裁很有錢,
可是名譽的分數不夠。
趁爸爸去上廁所的時候,
羅比還問我:
媽媽你的名譽可以跟我的錢交換嗎?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接近真實社會了,
我說:
你是想要用錢跟我買名譽嗎??
羅比點點頭,
他直接詢價:
媽媽你的名譽要多少錢?
我對著從廁所出來的彼得說:
天啊,
這小孩居然知道錢可以買名譽!!!!
他果然是大老闆!!!
彼得說:
那你要不要跟我買快樂?
不過吼,快樂是用錢買不到的.....
此時總裁低頭看了一下自己當初設定的快樂目標跟分數,
說了經典名言:
我這樣就好,不用很快樂,
爸爸我先跟你說,
你就算很快樂也換不到我的錢!!
後記:
前幾天是舅舅的喪禮,
心裡有對他很多的懷念。
其實去上香的那天晚上我有夢到他,
在夢裡面,
舅舅好端端地在家裡走來走去。
我指著他很驚訝地說:
你沒死啊,你都好好的!!!
舅舅點點頭說:
對啊,我沒事啦。
我拉著舅舅跟他說:
你不要離開喔,
我叫我媽跟阿姨來看你,
這樣她們就不會難過了......
舅舅答應了,
坐在沙發上等,
我跑來跑去找不到手機也找不到我媽,
我又跑回來偷看他還在不在客廳,
就見到舅舅好端端地坐著對著我笑。
他說:
我還沒走啊,你不是叫我坐在這裡?
我:
你不要走喔,你先不要走。
舅舅:
你找到你媽沒?
我有點氣惱地說,
我就是找不到她們......
然後舅舅說:
好啦,沒關係,
你到時候就幫我跟她們說一下就好。
然後我就醒過來了,
抱著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的心情,
直到現在。
寫這一段只是想說--
人生真的很難捉摸,
對的人,對的事,對的時間點,
還要長長久久地懷抱著一切,
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請盡量把握吧,
在冬天來之前,躲在秋天的小雨中。
祝大家在有限的時間裡,
有一個屬於自己版本設定的幸福人生,
多多享受。
#與海豚一起玩樂後
#再榮獲金馬獎簡直就是Perfect人生嘛
#本周來分享我最近的莫名其妙照片集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名言 在 楊楊 Milly 楊婷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for good men and women to do nothing”
The world is a malleable substance.
We can mold it into a beautiful nurturing being or we can make it a malicious revengeful place. All it takes is a few good people to say nothing, do nothing, and or put it out of their minds for evil to take over. On the other hand all it takes is a few good people voicing their opinions, spreading kindness, and taking a stance against inhumanity for positive change to become infectious.
How would you like to mold the world?
今天上課聽到一句名言讓我感觸很深。
“邪惡要勝利需要的並不多
只需要好人什麼也不做,
不聽,不看,不想。”
你們有沒有過經驗是
你看到什麼覺得不對的事,
但你卻沒有做任何事
或是沒堅持的去阻止
讓你事後後悔不已的呢?
這不做不聽不看不想
原因可能有很多
覺得不想惹事
覺得麻煩
覺得太緊張
覺得沒有很嚴重沒關係
別人會說話
別人會幫忙
有人阻止你
我不確定這個人到底需不需要幫忙所以我不管了!
誤幫了會丟臉
沒別人在幫忙你也不敢
自己覺得自己太弱小幫不到忙
怕別人覺得你沒幽默感
怕別人覺得你太神經質
覺得那是別人家務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應該是自己做了什麼吧,不需要幫忙!
等等等等這些自我貶低自我懷疑的想法
我剛搬來加拿大的時候,
看到兩個七年級的男學生
在毆打一個看起來很弱小的男同學。
那個被打的男學生看到我走過
眼神好像在向我求救的盯著我。
我那個時候好像是六歲,
心裏想著
我連英文都不會說又差那麼多歲怎麼幫?
我是女生打不贏這些人不要異想天開了!
應該別人會幫他吧?
結果隔天看到那個同學
手腳都包了石膏臉鼻青臉腫的來上課
沒有人幫他。。。
雖然不認識
但是他求救的眼神我永遠忘不了。
看到有人被霸凌結果自殺的新聞
如果身邊明明是好人的人做了什麼,
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相信大家身邊也都有受害的家人朋友,
如果他/她身邊的好人
沒有不聽不看不做不想
今天會不會不一樣呢?
我們的自我懷疑和貶低的論點
會不停的在我們腦海裡回放
跟寄生蟲一樣,
他們最強也最想做的事就是生存。
它們會想盡一切辦法
讓你覺得你需要它們。
它讓我們被同情被可憐,
提供我們懶惰什麼都不做的理由,
也給了我們失敗合理的藉口
讓我們可以安心的在沙發上看電視,
合理化的不去挑戰新事物。
我們這些自我懷疑與貶低的論點
會告訴我們我們不夠好
我們沒能力幫助別人
卻渾然不知道
在你覺得你沒有足夠力量
幫助別人的同時
你也在告訴自己當我受傷,
我也不夠堅強的幫助我自己走出來。
自我懷疑自我貶低
是人生經歷給你的包袱。
你曾經受過的傷和失敗可能不是你的錯,
但理解這些從哪裡來,
檢視它
了解它
我們可以進而可以改變那些
你曾經以為是定律的心靈毒品。
接下來,
你可以自己決定你要怎麼走以後的路,
你想當好人,
還是想當不讓邪惡戰勝的好人呢?
#好啦偶爾還是可以看電視啦🤣
#免驚免驚🐑秀秀
#象山不想被一堆人看皮皮戳不要假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