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乳、髒髒與冰博克】
上禮拜做了冰博克(Eisbock)牛奶,是將全脂牛奶冷凍後,再低溫慢慢解凍的冷凍提純(Freeze Distillation)成品,利用水分的熔點比鮮奶中其他成分如乳脂低,萃取出更醇的牛奶。
Eisbock原本是用來指一種高濃度的拉格啤酒,緣起於19世紀初的德國,據說是冬天時太冷,酒廠員工因偷懶操作不當而讓啤酒結凍,誤打誤撞下所發現,到現今甚至可以做出酒精濃度超過50%的Eisbock,啊,想試。
離題了,回到老少咸宜的牛奶上,北京的初春清晨還低於5度,只要把前一晚冷凍好的牛奶拿出來,準備杯子,將牛奶固定於杯口,等它慢慢融化低落即可,在臺灣的話,就得放在冷藏室裡。全脂牛奶中約有75~88%都是水分,但冷藏室裡冰塊還是會化,所以大約萃取容量的50%~60%就好,剩下的奶水冰塊很適合打成冰沙。
完成的冰博克非常濃,並且甜,有些人說還會帶著一絲絲鹹味,不過這次沒喝出來。太濃了,單喝不怎麼好喝,最常見的應用方式,是加上Double Ristretto,做成Dirty,北京咖啡店裡還有個名字,叫「老北京污」。
污、髒髒、dirty,漸層、虎紋或大理石花紋的飲料。
撞奶、厚乳、冰博克。
大概是這幾年的咖啡店與手搖飲料關鍵字,之一,畢竟飲料市場真的好可怕。
「髒髒」這個詞大約是從2016、17年前後流行「髒髒包」開始,可頌夾卡士達後淋巧克力醬再撒上巧克力粉,拍照誘人,吃的時候如何也無法美觀的食物,流行到台灣,還有店家做了髒髒刈包。
然後是「髒髒茶」,基本款就是黑糖珍珠奶茶。像是喝了整個童年,突然變成名店的陳三鼎(只是吃個刈包配檸檬青蛙愛玉居然要排隊,讓人傷心)、深圳爆紅的鹿角巷、老虎堂和珍煮丹等,概念都很像,店員做好時不能搖勻,要有漂亮的分層,再倒扣或輕輕搖曳出大理石層次。
分層這事後面有點走火入魔,配料越來越豐富、珍珠紫米芋泥草莓抹茶芒果鮮奶油⋯⋯有時點完飲料,吸管插下去後,發現沒什麼液體,倒是嘴巴很痠。
終歸飲料還是喝的,豐富過頭就返璞歸真吧,但還是要有滿足感,飲料店紛紛開始強調奶茶的濃厚度,奶霜、奶蓋、鮮奶油,然後「厚乳」上場。
厚乳系列其實挺胖,老虎堂是鮮奶油奶霜,義美厚奶茶則加上奶粉。中國的瑞幸咖啡推出厚乳拿鐵,是鮮奶加上「冷萃厚牛奶」,裡頭也添加了奶粉、乳脂、乳清蛋白粉,都是為了讓口味更厚重。在同時提高茶與咖啡的濃度之後,也讓甜度(但不是糖的成分)下降,比較不膩,但仔細看熱量還是驚人。
大概是要跟瑞幸打擂台,幾家中國有名的連鎖如奈雪的茶、樂樂茶、喜茶陸續推出了「冰博克」,好的咱們終於又回到原主題上了。
2018年時,北京的咖啡師在世界咖啡師大賽中使用冰博克,使它開始在中國被認識,因為製作過程耗時費工,原本只流行於咖啡店之間。直到去年開始有專門生產罐裝冰博克牛奶的廠商,手搖店得以大量使用於產品上,再反向流行回更多的咖啡館。
咖啡店目前還是最常把冰博克用在Dirty上,Dirty是奶咖的一種,跟拿鐵的最大差異之一,是它一定是冰的,玻璃杯也事先冷藏,製作時先加入牛奶,再倒入義式濃縮,咖啡在低溫下減緩流速,喝的時候不能攪拌,創造出熱咖啡與牛奶的口感對比。也因為隨之而生的漂亮花紋,讓它在這一兩年越來越受歡迎,髒髒家族隨之擴張。
目前總找不到「Dirty」的名稱起源,但這款飲料作法跟Starbucks的「Undertow」有點像,也是先倒入冰牛奶與糖漿,再隔著湯匙緩緩加入濃縮咖啡,來完成有層次的上熱下冷飲品,另外,也是Starbucks將Chai Latte變成Dirty Chai Latte的,不知道會不會就是Dirty的濫觴,如果有人知道請告訴我。
Dirty從做好到花紋擴散的時間很快,如果想延緩擴散時間,就需要更冰更濃的牛奶,有些咖啡店會加入冰塊,但容易稀釋味道,冰博克的出現,很好地填補對濃度的需求,目前持續在中國咖啡店熱賣中,去年發現台灣也有店家販售Dirty,但還沒有造成熱潮。
最後,興致勃勃地做出冰博克後,才想起家裡弄不出濃縮咖啡的人,很憂傷地用可可與中焙肯亞AA來做了盜版Dirty,中間加了牛奶冰塊來減緩擴散的速度,不過還是沒有用咖啡來的清澈跟口感分明,只能等去有咖啡機的朋友家再來挑戰了。
不過上面灑一點黃豆粉很好喝,如果用最近越來越長的飲料命名法,這杯應該「可可黃豆冰博克厚乳髒髒拿鐵」吧,看來也染上了飲料店總喜歡些花裏胡哨玩意的習慣呢。
#因為冰博克牛奶很甜了不建議再加糖
#喝了兩天飲料於是胖了一公斤的小助教運動中
#最後一張就是萃取完的冰塊做成抹茶巧克力冰沙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