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以高雄港為舞台,透過女性的視角,細細刻劃出近代台灣的百年流轉。 ... 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廣告表示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 <看更多>
Search
Search
這本小說以高雄港為舞台,透過女性的視角,細細刻劃出近代台灣的百年流轉。 ... 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廣告表示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 <看更多>
本書的敘述範圍以日治五十年為主,從食衣住行育樂幾大類切入(飲食、日常生活用品、社會生活、交通工具、體育活動、教育、裝扮、兩性關係),來介紹百年來台灣怎麼近代化, ...
從咖啡到高爾夫;從豪門巨世到升斗小民,作者將帶你進入日治時期的台灣,看當時的人如何對西方文明禮讚。 【目錄】 序張炎憲○第一部飲食一咖啡店二巧克力三牛肉四自來水
#3. 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 聚珍臺灣
本書的敘述範圍以日治五十年為主,從食衣住行育樂幾大類切入(飲食、日常生活用品、社會生活、交通工具、體育活動、教育、裝扮、兩性關係),來介紹百年來台灣怎麼近代化, ...
#4.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 金石堂
書名: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語言:中文繁體,ISBN:9789867252500,出版社:麥田,作者:陳柔縉,出版日期:2005/07/06,類別:人文歷史.
書名: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簡介:作者陳柔縉繼《總統是我家親戚》出版十年後,又一部鉅力萬鈞的著作。 作者費時十年,自日本到台灣,蒐羅龐大的資料 ...
#6.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曆法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2022年1月30日—這本《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是本輕盈趣味的歷史小書,作者陳柔縉用生動的筆觸,從飲食、日常用品到社會文化等面向,介紹了近50樣現代化事物。, ...
#7. (二手書)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二手書)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 作者費時十年,自日本到台灣,蒐羅龐大的資料,先後集結二十三篇關於台灣近代化的故事。從咖啡到高爾夫;從豪門巨世到升斗小民,作者 ...
#8.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經典版) - 陳柔縉|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經典版)》電子書- 台灣近代文明史的另一種書寫。作者費時十年,自日本到台灣,蒐羅龐大資料,佐以珍貴的插畫寫真,先後集結四十 ...
#9. 課程名稱:(歷史) 授課教師:( 林曉其) 請勿非法影印教科書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出版,2007 年。 呂理政主編、黃金田繪圖,《台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現代當令事典》,台北:遠.
#10. 蔡英文Tsai Ing-wen - 我要發起一個挑戰!#po一本你最近買的 ...
這本小說以高雄港為舞台,透過女性的視角,細細刻劃出近代台灣的百年流轉。 ... 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廣告表示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11. 西子灣沙灘會館推出璀燦西灣日治高雄影像展展 ... - 國立中山大學
西子灣沙灘會館推出璀燦西灣日治高雄影像展展出日治時代西子灣風情(台灣時報) ... 日治時期因西化而興起的戶外休閒和生活面貌,一探打狗基礎建設的西方文明初體驗, ...
#12.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囍事台灣》.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台灣生活圖曆》. 《台灣漫畫閱覽》. 《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 《水城台北》. 《理想的下午》.
#13. 舊日時光 - 五南文化廣場
著有《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秘聞》(1993)、《總統是我家親戚》(1994)、《總統的親戚》(1999)、《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2005獲聯合報 ...
#14. 第6 課: 曆法
而天文學史的啟蒙乃源自於先民對於大自然規律的體驗, 造成了民智因此能從矇矓初開,進而累積了晝夜交替、 ... 因此,曆法的起源和改革史,可說是人類古文明發源史。
#15. 好書介紹 台灣幸福百事@ Hwahsia Yu 的古建築與時光機
書名:台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作者:陳柔縉出版社:究竟出版社Hwahsia Yu撰文我是一個常花 ... 1.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2. 囍事台灣. 3. 台灣摩登老廣告.
#16. 歷史.人物傳記 - 台灣e店
2022台灣獨曆:台灣歷史上的今天 · 2022台灣獨曆:台灣歷史上的今天 ... 台灣228事件-特種部隊血戰史真相 · 台灣文化事典 ·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新版) ...
#17. 民俗學 - 雲林科技大學
二 體驗活動:帶領學生至社區進行參訪與服務學習。實際了解社區的人文狀況,並能與進行 ... 服務體驗I-民俗田野實務服務 ... 陳柔縉(2005),《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18. 學習用謙卑的心過耶穌受難節期- 盧俊義- 教會人物誌
台灣 基督長老教會158年來,在無數宣教師的熱心事奉及本地傳道人與信徒的積極參與下, ... 在陳柔縉女士所寫《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這本書中,有一段這樣的話:「基督教 ...
#19. 國立臺灣美術館-行事曆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 國立台灣美術館 ... 講題:從《靈魂裡的火把》談青少年的藝術初體驗*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小典藏*協辦 ...
#20. 演繹人生精采 莫愛芳敲響金鐘- Taiwan Panorama
Majalah Panorama Taiwan didirikan pada tahun 1976, terlebih dahulu ... 文史作家陳柔縉在《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中,描述1910年代初期,台北大稻埕的茶商最早開 ...
#21. 行腳全台散播正能量來自土耳其的吳鳳 - 台灣光華雜誌
為更深入了解台灣,吳鳳主動到我國駐土耳其代表處表達想認識台灣人的意願。 ... 文史作家陳柔縉在《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中,描述1910年代初期,台北大稻埕的茶商最早 ...
#22. 一百年前的台灣:女僕咖啡廳當道,一塊錶可以買200坪蛋黃區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日治時代的台灣或許就是唐裝搭和服等中日文化融合的景象,然而從打扮穿著到流行娛樂, ... 本文部分內容取材自麥田出版《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23. 近藤久次郎 - 维基百科
近藤久次郎(日语:近藤久次郎,1858年8月24日-1926年8月14日),日本安藝國(今廣島縣)人,臺灣 ...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二版一刷. 麥田出版. 2011-10.
#24. 【試閱】台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
二○一○年再接再厲,除了發掘更多日本時代的新事物,也拓向戰後的生活經驗。這本《台灣幸福百事》可說是我自己關於「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這個研究主題的總報告,也是暫告 ...
#25.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近代化列車是如何開進台灣的呢?
這本《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是本輕盈趣味的歷史小書,作者陳柔縉用生動的筆觸,從飲食、日常用品到社會文化等面向,介紹了近50樣現代化事物。
#26. 歷史社會學專題: 台灣現代性形構(I)
延伸閱讀:. 陳柔縉,2005,《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出版。 林美容編,2007,《 ...
#27. 臺灣歷史普及推手 專訪《觀.臺灣》編輯團隊
臺灣》自2009年創刊至今,配合臺史博定位「守護台灣土地」、「立足 ... 也還沒開拍,不過陳柔縉2005年出版的《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考據紮實、筆調 ...
#28. 国学通论 በ曹胜高编著 - Google Play ላይ መጽሐፍት
本书系统讨论中国传统学术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具体分析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佛教、道教、艺术、版本、目录、校勘、文字、音韵、训诂、书法、绘画、音乐、天文、 ...
#29. 台日友情Always Here , Now in Takao - 高雄旅遊網
➁台灣漫畫家的高雄記憶創作畫展「絆:阿公阿嬤的日本時代」 ... 透過漫畫家氫酸鉀的創作揣摩刻劃,想像在西方文明與建設不斷湧入的新時代他們所歷經的 ...
#30. 別鬧了!傳說中馬雅曆「世界末日」預言石碑 - 故事StoryStudio
當時有部分義大利天主教徒主張,在當年的7 月15 日地軸將會翻轉,人類文明將會毀滅,不過有7 千人能存活下來,開創新的人類文明。這個聽來荒誕不經的謠言 ...
#31. 曆法知多少- 第2 頁-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農曆的一年有12個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平均每個月29.5日,非常接近一個朔望月。因此基本上我們只需觀察月相就已經大致上可以知道農歷的日子,例如初一 ...
#32. 台灣文學之地景與生命 - 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
授課講師:藍士博(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生)、鄭清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 ... 楊千鶴〈花開時節〉、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第四章選讀.
#33. 天主教輔仁大學課程大綱
從西方美術教育到臺展、府展 ... 竹中信子著、蔡龍保、曾淑卿、熊凱弟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臺北:時報 ...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34. 天主教輔仁大學課程大綱
竹中信子著、蔡龍保、曾淑卿、熊凱弟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臺北:時報文化,2007-09 ...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
#35. 閏年怎麼來?為什麼是2 月29 日?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另一個相關的規則是冬至必在農曆十一月內,而冬至通常在國曆12/21 或12/22。若冬至落在最早的農曆十一月初一,則正月初一就出現在二個月後。若冬至落在最晚 ...
#36. 水龍頭的普世象徵:國民黨是如何失去「現代」光環的? - 苦勞網
1980年代初,台灣在經濟上越發興旺,工業化帶來的城鄉重組基本完成, ... 就如《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一書所呈現的,我父母那輩人,做為臺灣初次學到 ...
#37. 希吉萊新年話希吉萊歷史 - 伊斯蘭之光
與當代世界多數國家使用的西方曆法相比﹐公曆每年364天或365天﹐一年之中有 ... 歲﹐可以經歷兩次春夏秋冬的齋戒體驗﹐對全球穆斯林都十分公平。
#38. 徐亞湘日治時期台灣戲曲的現代化探討175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該年的舊曆大年初一,該劇場則聘上海大勝京班開演,演至4月1日方下台南「大舞. 台」繼演。隔年亦然,新曆元旦,台北「新舞台」為舊班上海文明班明興社的演出,舊曆新正則有上.
#39. 臺東大學
校級會議行事曆. ::: 重要消息 ... 【通識教育中心/雙語教學推動辦公室】112年~建和部落踏查手作體驗(112.05.05)~開始報名嘍 2023-03-31.
#40. [心得] 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時報) - 看板book
... 作家陳柔縉慣以「素人」之姿考掘日治時期台灣歷史與文化的流衍生成,《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灣摩登老廣告》等專著已先後替讀者群別開生面, ...
#41. 挖趣/從郵票看傳教士對華影響
最近台灣發行兩枚傳教士紀念郵票,一枚是在2021年發行的「馬雅各逝世百 ... 西方傳教士在華活動已經超過四個世紀,引進了西方文明,改變了中國人的 ...
#42. 氫酸鉀KCN《絆きずな:台灣維新精選海報組》|2019年台 ...
不要讓戰前世代的記憶成為台灣歷史的空白,知名畫家氫酸鉀籌設「絆きずな」的主題畫展,在台北、高雄及日本東京三地巡迴展出,從中精選十款具特殊意義 ...
#43. 下載電子全文 - 電子學位論文服務- 淡江大學
陳柔縉2005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出版。 許雪姬總策劃2003 《台灣歷史辭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弘斌2005 《日據時期偉大的台灣 ...
#44. [達人專欄]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台灣攝影首部曲 - 創作大廳
... 愛德華茲,他在1869年拍攝了一張工人們挖掘熱蘭遮城遺址的照片,也成為珍貴的台灣攝影初體驗。隨著西方攝影術和殖民文化的興起,兩個世紀下的台灣 ...
#45. 站台檢索- 法鼓山齋明寺
聽說學員們中,不乏許多亦是“初體驗者”之後發生了不少的笑話。 ... 藝術記錄了人類追求真善美的歷程,同時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古代人的宗教藝術,是為少數人的信仰作 ...
#46. HPM通訊第七卷第十二期
反觀在台灣書寫數學科普書籍的作者中,能孜孜不倦地寫作,維持作品的水準,並擁有 ... 各個民族文化由於考量的不同,各自有其選擇的曆法,像羅馬人 (現在西方所沿用) ...
#47. 台灣古蹟之美
荷蘭人在明永曆十五年被鄭成功擊敗後,西方勢力就暫時退出台灣。清咸豐八年(1858),清廷與英締結天津條約,開安平及淡水為通商港口後,外國商人陸續抵台 ...
#48. 運動慶典的形成 - 台灣身體文化學會
這也意味著,日本殖民統治下的. 臺灣社會,在此時期有了對「近代運動(modern sports)」西方文明的初. 體驗。不過,在體育運動導入臺灣的初期,臺灣人對學校所教授的體操 ...
#49. =劉柳書琴= - 台灣文學研究所
台北: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主辦。 專書論文 ... 〈跨時代跨語作家的戰後初體驗:龍瑛宗的現代性焦慮(1945-1947)〉。
#50. 行事曆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山海商號·紅磚街屋》乾燥花精油蠟磚體驗工作坊日期:2022/12/24 ... 喝過洋墨水的台灣布袋戲之光南面講堂邀請荒山亮暢談音樂人生日期:2017/1/5-2017/1/21.
#51. 「台語溯源歡迎指正!」「星期」的故事 - Taiwan News
自古以來,在中國曆法中從來沒有「星期」這個概念;質言之,將7天合稱為1星期的曆法是由西方世界傳入的。在現代科學未萌芽的古代,人類普遍相信我們 ...
#52. 公/私領域觀念對康有為及其理想國《大同書》的影響
有關台灣學界對變法派與維新派的爭論,請參見「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變法與立憲研討會」 ... 1879年的香港經驗使康有為對西方的建築、道路規畫、治安有了嶄新的體驗, ...
#53. 在我心裡難以忘懷地中海.美墨蔚藍海岸- 旅報
如果還不夠,春末夏初跟著公主遊輪再繼續前往地中海,西方世界被稱為Riviera ... 要體驗墨西哥的海岸之旅,當然就要搭上公主遊輪展開這趟未知的旅程!
#54. 2012年为世界末日说法系误读玛雅历法 - 新浪科技
《圣经》创造的“线状时间”概念,贯穿了整个西方文明发展史。从西方采用的公元纪年方法上即可看出,时间直线向前演进,有始有终,这是“末日”一说存在的 ...
#55. 「同文」的想像與實踐: 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謝雪漁的漢文書寫
西方 不平等條約束縛的日本國,極有效率地翻身成為亞洲第一大強國。1並於日. 清戰役(甲午戰爭)獲勝後,以強大武力 ... 殖民權力,也引導台灣社會體驗殖民文明的驚異。
#56. 【道聽圖說圖像小說專欄】第九藝術法國圖像小說 - 基督教論壇報
近代伊朗走過伊斯蘭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開放的衝擊。 ... 半自傳型旅行報導作品:《深圳初體驗》(Shenzhen);《平壤小確幸》(Pyongyang)廣受好評。
#57. 關於國家公園 - 臺灣國家公園
壽山登山步道健行,沿途賞玩壽山特殊的珊瑚礁、石灰岩地形,台灣原生種之台灣獼猴生態,及豐富的植物與鳥類資源。同時可參觀台灣水泥工廠的生產遺跡,以及開採水泥對自然 ...
#58. 1920 年代佐藤春夫的南方體驗 - 政治大學
總督府. 在接收台灣之初,為了瞭解「蕃人」的種族特性,統治當局陸續派遣了人類學者,. 積極投入台灣原住民的人種調查。對殖民者而言,調查模式中的歷史編纂與人類. 學研究 ...
#59. TAIPEI SKYLIGHT - 臺北市首座
所以若想體驗它的魅力,只能勞駕人們移動 ... 運用日食來檢驗曆法編得準不準,若不準就會有人提出 ... 明代晚期之後,西方天文知識已傳入中國,皇.
#60.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經典版)[79折]11100580218 TAAZE讀 ...
直到恨不得自己身心都變成歐美人的日本人將吃牛肉的習慣帶入台灣,台灣人才開始慢慢嘗試…… ──摘自內文購買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經典版)[79折]11100580218 TAAZE讀冊 ...
#61. 反贼们对传统文化怎么看?本人还挺喜欢老庄,以及诗词的?
而且在我的經驗裏,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先進文化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等等完全不是敵對的 ... 貴國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是其他文明玩剩下的殘渣餘滓,在流入東亞窪地後受到 ...
#62.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經典版) - 第 141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可見抗日派所抗者,並不包括由日本間接傳入的西方文明,甚至日二十世紀初, ... 在《臺灣日日新報》發表「改曆之必要」,主張世界大勢所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142 又有何趣味也.
#63. 歷年名言佳句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圖書館
序號 佳句 作者 登錄號 索書號 展示日期 3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C211498 830/8565:2 90圖書館週 8 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能不欲雜。 黃庭堅 C045164 192.8/8629 91圖書館週 11 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教子孫愚。 白居易 92圖書館週
#64. 【文教台灣】摩登新世紀日本領台後,台灣的西方文明體驗
【文教台灣】摩登新世紀日本領台後,台灣的西方文明體驗. 撰文/陳柔縉. 一八九五年六月十七日,台灣島彷彿飄浮起來,一夕之間,從中國滿清的天空飄落到插滿日本太陽旗 ...
#65. 嘉大中文學報第3期 - 第 314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代陰曆22,台灣雖於荷西時期(1624~1662)就有陽曆使用的紀錄23,但是也要到正式納入日本領土的 ...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頁 138-142。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曆法 在 [心得] 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時報) - 看板book 的必吃
【圖跟字的】https://tigerl.pixnet.net/blog/post/148374592
不同於學院派慣常採行的研究視角,作家陳柔縉慣以「素人」之姿考掘
日治時期台灣歷史與文化的流衍生成,《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
灣摩登老廣告》等專著已先後替讀者群別開生面,新近結集的《人人身
上都是一個時代》賡續前此主題,持續深掘日治時期台灣社會、文化的
發展脈絡,甚至進一步散整為零──作家由報刊、老照片及文獻資料中
剝繭抽絲,表面上看似拆解官方敘述,實則復歸以「人」為歷史主體的
觀照視域,如此不僅為雜蕪的故舊紙堆敷染上鮮明的潤澤,也重構了時
代風景的點線面。
書中諸多篇章涉及考據及異文化經驗,陳柔縉融貫古今,或自失竊的鑽
石管窺民生經濟的變遷圖貌,或透過層出不窮的味素仿冒事件反想百年
後的「山寨」風潮。事實上,物質的發展往往帶動感覺結構的轉向,繼
而模塑生活型態,比諸〈老藥房的推銷術〉一文總覽相關宣傳手段,不
僅丹丸散湯液等秘製成藥相互爭鋒,更有那鑼鼓花車、活動寫真在旁助
陣,同業為求生意而奇招出盡,唱作俱佳的車拼景況一點不讓當代;又
比諸〈捨不得不愛的舊曆年〉述及台人喜過舊歲年節的本色,婆婆媽媽
們行禮如儀,即便是官方後來欽定的新曆版本亦難以搖撼,足見庶民記
憶的強大威力,實不宜等閒視之。
而如果一篇篇談論物質文明的隨筆適足以勾勒出屬世活動的底蘊,那麼
,聚焦於精神層面的〈戀愛?亂愛!〉和〈台灣人殉情記〉則稱得上令
人大開眼界了。當彼岸的五四運動正大舉鼓吹自由與解放,海峽這端卻
猶仍擺盪於傳統禮教的兩難間,年輕世代一方面嚮往真我情感的追尋,
另一方面,倫理道德卻以強勢姿態羈束大眾觀感──至少在一般台人的
理解中,殉情、亂愛這類慣習是屬於「惡方面之同化」的舶來品,必須
透過後天學習才可得。
無論鉅細,經由作家鍥而不舍的考掘,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不再只呈現
鐵打一塊的悲情陣容;相反的,在現代性浪潮的襲捲下,彼時的人情與
世相顯得既活潑又毛斷(modern),徹底顛覆我們片面的認知及想像。
換個角度思考,「歷史」固然可以是教科書上綱舉目張的條文,然則又
何嘗不能是烤鴨的吃法、鐵路便當的口味,或者小腳與西服間一道幽黯
的褶痕?陳柔縉夾敘夾議,打開天窗的同時順道將沙鍋打破,以豐富翔
實的論證耙理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食衣住行育樂,逸趣橫生的行文就彷
彿日月山川裏道不盡的漁樵閒話,既涵融了小我生命的細節,也指涉島
國歷史婆娑紛呈的變貌。
往事並不如煙,因為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誠如作者所言:「記憶不
能只靠幾座古蹟和英雄書上的幾個人,故事不計大小,都值得流傳。」
也因此,本書在鋪陳史實之餘,更替讀者開啟文學與文化的詮釋之眼,
由微觀角度重新審視時代的萬千風情。
回歸廣大的無名的群眾,在他們身上,我們始終能看見最在地、也最道
地的,時代的Sty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239.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