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在歐美國家除了有專業系所外,更多是以大學通識課程的形式向未來的社會菁英傳遞尊重多元文化、擁抱異己者的價值觀。換句話說,即是要培養未來人才的「文化素養」。
【經濟日報】上的這篇文章,帶我們看到文化素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人類學來培養文化素養。
————————————
我在美國念書時,讀James Clifford的《Writing Culture》一書,探討與批判西方觀點的文化人類學研究,深受啟發。西方霸權把原住民族群視為靜止不變的文化,他們的「異國情調」(exotic)適合來展示表演,以滿足西方對其他人種的好奇與窺視。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在國內參觀原住民文化園區時,看到石板屋的展示。有觀眾問說:現在的原住民為什麼不住在石板屋呢?這種質問就像前述的文化霸權,把原住民視為未進化的他者,不能和我們同樣享有現代化所帶來的諸多便利。
我們把與自己不同的文化當作異端,甚至出於「善意」,想辦法將其同化。如同早年的政府,在蘭嶼蓋水泥屋給達悟族人居住,以改善其半穴居的生活環境,但當地氣候環境完全不適合而失敗,水泥房子最後都淪為羊欄或豬舍。
蘭嶼的丁字褲、頭髮舞和獨木舟有其文化生成原因,值得敬重,就像漢人的宗廟儀式,具有信仰、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他們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一點也不奇怪。我們該如何走出自我中心的限制,以更大的角度來看待文化素養呢?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1/5739411?fbclid=IwAR3LofBUtx5w1uV7bgwWl5-YXC_ngCj5_WXPpybKEZF3txNNE5rtGmuXsXY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東 大學 人類學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渾沌描述——民族性與系統性種族歧視】
系統性種族歧視在學術界的實況更像是制度性暴力。第一是藉由簡化跟省略原住民族精神與價值觀獲得既得利益/學術credit的剝奪,再者透過學術研究成果滲透到學術市場去宰制沒有話語權的原住民族人;對天性/樂觀等善意族群歧視去營造兩面評價分化族人,同時在漢語中心/漢族中心影響下排斥原住民族地位。剝奪,滲透,分化,排斥,正是Johan Galtung提及制度性暴力/結構性暴力的四種表現。制度性暴力不一定是積極主動的,在由龐大權力與資源結構起來的學術市場,善意族群歧視成為常態代表這種論述的典範化已經形成,在關鍵字背後其實是眾多大學教授、期刊審查委員、學術補助計劃、升等壓力...等等被默許而不被撼動的結構,進而鞏固了這種歧視的詮釋與發展空間。
典範轉移往往是緩慢而艱難的過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種緩慢推移的潛移默化,一旦善意族群歧視繼續不被重視,那麼它是否將跟著新理論與觀點的發明結合繼續殘害下一個原住民族世代呢?我想用這篇論文來舉例,大家應該也會更明白公開譴責並抵抗學術界系統性種族歧視的重要性:這篇論文是王雅玄在2008年於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提交的〈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論文。我們摘要一下,這篇研究的目的是:
引導基層教師進入社會情境及其成長過程中族群經驗之歷史片段,從中瞭解在社會脈絡下,對多元文化素養內涵的理解與實踐策略。
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認知、情意與技能面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
二、 瞭解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文化、族群與語言面如何實踐多元文化素養。
而它的研究立場是:
本研究從原住民教師及其文化背景來探索其所理解、所實踐的多元文化素養,並挪用人類學研究觀點,認為族群有其共通特性,可以在個別的個人身上找到屬於這族群的共通特性。假設個別的原住民身上有與其社群相類似的族群文化觀(Benedict, 1935),故不蒐集大量樣本進行調查,亦不預設研究對象的代表性,因為在每一個民族許多不盡相同的個人中總可找出所謂的民族性(李亦園,1992),所以應深入個別訪問原住民教師,以掌握教師觀點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與實踐。
全文大家就自己去查詢,我們建議大家去找2005年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National Character Does Not Reflect Mean Personality Trait Levels in 49 Cultures〉,針對49個文化進行調查,發現其文化人群並沒有所謂平均的人格特質。2005年的實證研究。而王雅玄在2008年,引用1935年及1992年的論述來做為立場,結果是甚麼?就是在結論的部分,持續用錯誤描述誤導大家:「但私底下面對不同族群學生則採取積極性差別待遇,例如在生活輔導方面依學生不同『民族性』與之相處」,所以是遇到布農族學生就找其他七個學生來唱「八部合音」嗎,還是遇到阿美族學生問他們今天怎麼不跳舞?這篇論文連同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收錄在TSSCI期刊(科技部補助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資料庫),你沒看錯,這就是一個種族歧視典範化的過程。研究者用過時/錯誤研究作為立場,一路進到國家級期刊的學術殿堂裡。我們閱讀論文好幾次,仍然想不通為何需要用民族性作為立場支撐自己的多元文化素養研究,難道不覺得矛盾嗎,這種充滿渾沌的描述過程,真的可以作為學術界、教育界的參考嗎?
是時候重新檢視學術界的陋習。雖然我們無法及時改變制度性暴力,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現在開始學會辨認它們的面孔:一起關注原住民族相關研究,支持你所在的學術領域去進行尊重族群差異的批判性思考,支持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的研究。
台東 大學 人類學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下週馬上要登場的【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高雄SOGO誠品】二月份活動聚焦在「沙茶火鍋」上,我們怎麼能不多關心一下台灣人的最愛「火鍋」呢?
這篇來自【食力foodNEXT】上的文章,帶我們快速回顧台灣火鍋的發展歷史,也讓我們進一步看到火鍋深厚的飲食文化內涵。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高雄SOGO誠品】二月份活動
主題:潮汕不只是沙茶火鍋~《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新書分享會
時間: 2/9 (二) 1900-2030
作者:曾齡儀 (《沙茶》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主持與對話:宋世祥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簡介:
潮汕沙茶火鍋是高雄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但背後卻有大時代與大社會的故事。作者曾齡儀將帶我們看到潮汕沙茶飲食文化的發展脈絡,以及潮汕火鍋如何伴隨著移民浪潮成為高雄人的最愛。
*為配合防疫規定,入內請配戴口罩,現場實名制登記姓名與聯絡電話。
*本活動會視疫情發展配合衛生單位與場館做相關因應措施,建議到場前請先關注【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粉專消息。
-----------------------
台式火鍋始祖在岡山!1926年現身的大新羊肉爐
「台灣人早期似乎沒有吃火鍋的習慣。」李迺澔表示,撇除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帶來中國大江南北的料理口味,若以燒酒雞、薑母鴨這類台式湯頭,只能說是飯桌上的菜品、單品。「岡山羊肉爐是例外!」李迺澔說明,位於高雄市岡山區的「大新羊肉」,是台灣最早的羊肉爐品牌,1926年創始人余水勝首先以紅燒帶皮羊肉湯發展出現今以羊肉、羊骨為湯底的羊肉爐,岡山羊肉連皮帶肉的紅燒藥膳口味也間接影響了北部羊肉爐的發展,而台灣中部的羊肉爐則是清燉湯頭涮肉片的方式,以彰化溪湖為發展重鎮。
國民政府來台 東北酸白菜、四川麻辣也來了
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口味也隨之進入台灣飲食生活。李迺澔說明,1963年,哈爾濱大學畢業的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在擔任台電總經理時,設了員工餐廳名為「成吉思汗廚房」,供應道地的東北酸菜白肉鍋,後來員工餐廳1989年改名為「台電勵進餐廳」並對外營業,爽口酸白菜涮薄豬肉片廣受喜愛。
想到來自東北的酸菜白肉鍋,最具特色的就是長長的煙囪、炭火加熱的紫銅鍋,不過保師傅強調「大家都忘記了『血腸』」。血腸是以新鮮的豬血灌入腸衣,形似米腸,切成圓片狀下鍋,是酸菜白肉鍋最正宗的食材之一。
另外,四川麻辣火鍋口味也隨之興起,保師傅與王瑞瑤分享,麻辣鍋原型其實是毛肚火鍋,以牛肉湯為底、搭配「很土」的食材食用,包括有毛肚、牛骨髓、豬腦、牛心、豬肝、豬或牛喉管等。1979年四川人蔣陵寧在台北安和路開了台灣第一家麻辣火鍋店「寧記」,是毛肚火鍋口味的延伸版。王瑞瑤透露,寧記紅到後來統一推出「滿漢大餐」麻辣牛肉麵口味泡麵時還找寧記來出醬料包,可說是麻辣鍋代表。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o3axV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