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建築師 #劉培森
在迎接臺灣走向「#第二次館博時代」到來的此時此刻,建築師劉培森與他的團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他是高雄「#內惟藝術中心」設計者,也在臺中城市文化館國際競圖的225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與日本 SANAA / 妹島和世 + 西澤立衛,共創中臺灣水湳經貿重劃區的「綠美圖」。9月「臺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的二度招標與明年1月的北美館新館建築與藝術園區,劉培森團隊當仁不讓。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Ricky Liu & Associates Architects+Planners 開業以來,劉培森與他的團隊,共參加過38件國際競標,以42%的獲勝率,取得16次的首獎,總計獲得設計競圖前兩名的機率高達71%,這樣的成績,已經是國內建築業界的佼佼者,堪稱常勝軍。劉培森自詡為「對土地有使命感」的臺灣建築師,不但沒有懷憂喪志的權利,他與團隊更是愈挫愈勇,繼續用專業與實力證明:臺灣不小,建築師不差。
閱讀全文>>https://bit.ly/2YqP32j
👉延伸閱讀:【專題】第二次美術館時代的契機與挑戰 >> https://bit.ly/3r2Hf0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00的網紅小紅桃瑰 溫筱鴻 時尚C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aipei InDesign 台北映時尚 時尚CEO 溫筱鴻...
劉培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小旅行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來過兩回亞洲新灣區
但幾棟建築看看 書店逛逛
都沒腳力再走到圖書館。
這回因住的漢神飯店剛好在個尷尬位置
邊聊邊步行來這嚮往已久的高雄地標
高雄市立圖書總館由 #劉培森 設計
與日本竹中工務店合作
設計概念來自於高雄的日常風景
大樹乘涼🌳🌲☘️🌿🍀
整棟建築化身為一棵大樹
架高後的一樓處
在電梯處以如樹根包覆成樹幹
其他成了可乘涼的半開放廣場
特別之處在於採用懸吊式輕量化設計
僅四個端角設置結構柱
亦即除了茶室
整棟圖書館是自2樓以上開始
中間則藏有懸吊式景觀中庭
像是倒圓椎體
不同樓層可以進到中庭散步
可惜因疫情關係 ,R樓及部分樓層皆沒有開放
只能在開放的3樓處小逛一圈。
但不僅中庭
南側、西側的景觀陽台也種滿植栽
讓空間即便大 陽光穿透性卻很高
因現在一樣不開放 而無法出去看看風景
但這兩排全部設計面落地窗的座區
其實每回逛到喜歡的圖書館
都好希望住在隔壁街。
雖然第一眼看到
覺得跟伊東豐雄的仙台媒體中心很類似
仙台媒體中心是以水族館為靈感
以13根海草管柱撐起整個建築量體
而高圖館是「樹中館、館中樹」的概念
將 人👧書📖樹🌳 緊密連結在一起
但兩者連夜景燈光看來都有幾分相似
搭電梯上到最上一層
沿著迴廊梯一層層逛下來
不知這圖書館平常利用率有多少
但我一直覺得城市裡有座美麗的知識庫
絕對是市民之福。
劉培森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內惟藝術中心準備動工 大美術館計畫最後拼圖】
即使在防疫期間,各項市政建設仍在進行。繼高雄美術館於1月22日重新開館後,屬於「#大美術館計畫」最後一環的「#內惟藝術中心」興建案,也完成設計與都審作業,將於6月啟動。我們就來看看這座新館的特色:
■位於美術館西側,臨馬卡道路,在停車場與兒童美術館間,距離輕軌C21A站約200公尺,步行3分鐘。有望開幕時就可以搭輕軌到達!
■佔地約1公頃,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規畫設計。外觀呼應柴山綿延起伏的山形,以帶狀式輕量建築群的設計,以及動線,串連起綠地和街道。
■設置典藏修復展示空間、親子影廳、文創商品、輕食空間等複合式機能。
■成為高美館、高史博及電影館三館共同構築藝術史、歷史文化與電影美學的典藏教育基地。
■在美術館園道完成後,內惟舊社區和美術館園區可直接串連,加上便利大眾運輸,讓藝術接近更多市民。
■工程進行不受疫情影響,但原動工典禮將會取消。
這是高美館在開館27年後,迎來最大一次擴建工程。過去高雄曾在美術館園區北側爭取國家電影中心南館,但在馬政府任內被否決。時隔約十年,高雄自行將電影藝術引進美術館園區,提供更廣泛的藝術視野與策展多元性,也有望讓城市美學更加蓬勃發展!
劉培森 在 小紅桃瑰 溫筱鴻 時尚C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aipei InDesign 台北映時尚 時尚CEO 溫筱鴻
劉培森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2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參加教委會舉辦的「大故宮公聽會」。林佳龍表示,從必要性、可行性,故宮都提不出針對立委的質疑。大故宮計劃就是一個大問題,建了會成為國家的大災難。
林佳龍表示,大故宮計畫預算一變再變,形同兒戲。林佳龍質疑,大故宮計畫規劃建築師劉培森,早在民國87年就幫故宮編列第五期擴建工程,工程規模與目前大故宮計畫幾乎一致,僅文創園區部份有,當時劉培森建築師幫故宮編列經費僅有34億,事隔15年後借屍還魂,經費暴增為10倍高達340億,很明顯的這個大故宮計畫內部隱含太多不合理的狀況。
大故宮計畫從提出到經過立法院審查,經費從320億到220億,自籌款從257億到164億,藝文園區從50億到20億,經費數據立基何在?擴建有沒有必要?原地擴建可不可行?一年來故宮從沒有正視解決回答立院的質疑,從工程面、財務面及後續營運面經不起考驗,立委也評為是空包彈!
林佳龍指出,大故宮計畫根本行政院還沒核定通過 ,故宮已經偷跑 ,先行逐年編列320億預算,並在102年編列1億8千萬元環境改善工程費。對於如此重大的國家計畫,尚未核定,林佳龍認為故宮已經發包1500萬做先前規劃,且先前計畫採購公報顯示 只有一家廠商有興趣,評審委員11位,其中故宮內部非工程建築專業的委員就超過6位,過程啟人疑竇。
林佳龍說,101年九月已經先行將長達10年的大故宮總顧問服務標案發包給台灣世曦公司,原公告發包預算為7.9億,最後以6.3億決標,這個費用是採用總計畫320億去估算,招標書 中故宮與台灣世曦的費用「施工前服務」1.8億總包價法是固定費用,「細部設計審查服務」與「施工中服務」採工程費1.25%百分比法計價及「辦理系統驗證語認證及其他」才採實作方式給付費用。他質疑,這根本就是固定費用,是以320億去估算,未來不管工程規模變為多少 ,故宮給台灣世曦的費用就是固定!
自然災害是各界對大故宮計畫最大的擔憂。劉格非教授進行「極端降雨事件下之災害潛勢分析」成果,在沒有興建大故宮的情況下,故宮院區內不同地點分別有可能產生邊坡滑動、落石、淹水與土石流等的災害。林佳龍指出,劉教授在公聽會上說,「若是」情況不嚴重,「往往」採取工程方式就可以確保安全,「若是」台北市政府與故宮合作,工程上是可以避免「大部分」災害,以上是沒建大故宮時的地區的健康檢查,已有這麼多條件假設,難道劉格非的研究是建了大故宮後地質的保證嗎?
林佳龍也提出,劉格非教授的評估僅考量雨量情形,大自然中的地震問題,劉格非的報告完全沒有提及,試問,當大地震來臨時,故宮所有館舍安全性如何?
林佳龍提出質疑,大故宮計畫編列的隔震費用,遠遠超過一般市價行情,況且大家都知道隔震僅能隔除部份水平地震加速度,但現在的地震不僅有水平地震加速度,往往垂直地震加速度不比水平地震加速度小,甚至還有複合型的扭曲地震加速度,這些都是隔震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林佳龍指出,在故宮南院的選址過程 ,故宮對全國各縣市開出的必要條件 ,就明白告知不准有土石流、山崩、淹水、斷層等條件,現在故宮外雙溪正館這些災害都有 ,故宮明知這些風險是人力無法克服的天災 ,卻不另尋更加地點興建安全的故宮 ?漢寶德教授都在會議中提過,大故宮最好的方案就是到別處去建!
故宮所在的山坡地帶,過去被列為山坡地保護區,20年前新光吳家申請緊鄰故宮作為1050坪的建築開發案,該案件已經送市府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將近20年,迄今台北市政府仍舊以山坡地不准開發不通過環評為理由,不同意其開發。林佳龍在公聽會提出,大故宮將在院區增建8萬500坪面積,為什麼要允許平面體積超過新光建案(1050坪的建築開發案)的80倍、體積更甚超過百倍的「大故宮」擴建?這次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要做幾年?為什麼環評還沒過就要編列預算做這個做那個?
劉培森 在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Ricky Liu & Associates Architects+Planners 的必吃
劉培森 建築師事務所Ricky Liu & Associates Architects+Planners ... 本所成立於1991年,是由一群對空間環境設計充滿熱情理想,兼具專業素養與創新理念的建築從業人員組合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