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 @【淨名經】: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 一剎那間(妄念)俱滅;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 <看更多>
Search
Search
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 @【淨名經】: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 一剎那間(妄念)俱滅;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 <看更多>
#1. 祖師禪就是一悟即至佛地 - 梅庵
“汝若不得自悟, 當起般若觀照, 剎那間, 妄念俱滅, 即是自真性善知識, 一悟即至佛地” (卷六:說摩訶般若波羅蜜) 唯祖師禪才能一悟即至佛地
#2. 聞熏佛法正知見~ 六祖講「一悟即至佛地」,那是從理上來說
【是身無定,為要當死;】(《維摩詰所說經》卷1):這就是說,這個色身沒有辦法決定常在,所以「為要當死」。「要」就是不可避免的,將來一定會死。就像 ...
謝幾位回答,若如幾位朋友所說,那應該說」一悟即得阿鞞跋致「,或是「一悟即同佛知見」。六祖原句說」至佛地」,佛地,即是超越菩薩十地,等妙二地的 ...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佛法本無諍,唯今禪門有「悟後起修」之說,乃教門之方,雜擾摩訶般若行門之徒;試分析之,並導以禪門正悟,還本來面目。 「開悟等於見性,見性不等於 ...
#6.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 MyChat 數位男女修行&武術
六祖壇經:智者與愚人說法; 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故知萬法盡在自心,⋯⋯ 何不從自 ...
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
#8. 白話六祖壇經(11)---沒眾生就無佛法 - 隨意窩
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 八、譬喻: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六祖慧能《壇經》經典短句,悟得一句便見真心| 文三隻眼讀史1、迷途經累劫,悟則剎那間。2、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3、心平何勞持 ...
#10.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 法界佛教總會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你若認識你自己的本性,「一悟」,主要在這一悟,這一悟,就到佛地。你若一迷,怎麼樣啊?到了什麼地方去了?就到了鬼地。一悟到佛地,一 ...
#11.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般若品第二)
口念心行般若,表裡一如去實行,就能見到自性,就是佛,因為自己本性就是佛。自性是真佛,若離開自性, ... 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12. 《六祖壇經》的般若行
一忘了觀照,當下就是愚迷,立刻被自己的習性所牽。〕「般若行」. 也就是無念行,慧能說:.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 地。善知識!
#13. 六祖壇經直解--般若品第二 - 佛乘大法
一切眾生皆具有般若智慧,與諸佛、菩薩的般若智慧是等無差別的;唯一不同的 ...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14. 对于“一悟即至佛地“你怎么看? - 知乎
禅宗最初所依的经典是《楞伽经》,不管南宗还是北宗,根源都是《楞伽》,包括禅宗的“宗”也源自四卷《楞伽》的“宗通”。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
#15. 六祖壇經般若品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 ... 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16. 六祖壇經 - 禪心學苑
2012年1月4日 — 客收去,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能一聞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17. 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 一悟即至佛地 。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六祖講自己在五祖弘忍的那個地方,一聞言下便悟, ...
#18. 淨空老法師報恩講堂>六祖壇經 - amtb.
一悟即至佛地 。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
#19. 六祖壇經【第7集】-數位圖書館
實在說這句話還是從《金剛經》上來的,因為佛在《金剛經》上告訴須菩提尊者說,「不取於相, ... 所以六祖勸我們,『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 ... 一悟即至佛地。
#20. 一起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又說:「善知識!菩提智慧 ...
菩提智慧,世間眾生本來人人都有,只因一念心迷,不能自悟,必須借助大善知識的指導,才能見到自己的本性。大家應當知道,不論愚人或智人,佛性本來沒有差別,只是因為有迷 ...
#21. 自悟 - 人間福報
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壇經》 若不能自悟, ...
#22. 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台 - 香光莊嚴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壇經‧般若品》)即是此意。 當然,未得開悟之時,修行是我們必下 ...
#23. 會善知識得個入處 - 【中台世界】 禪林衲子心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佛遺教經》亦云:「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正所謂「師父引進 ...
#24. (at)【六祖法寶檀經】 (悟法傳衣第一) @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
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 @【淨名經】: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 一剎那間(妄念)俱滅;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25.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遠公大師當下就開悟了,原來菩提煩惱沒有分別,菩提即是煩惱,煩惱即是菩提!慧遠大師明白這個道理後,很恭敬地供養佛馱及耶舍。但沒多久,這兩位印度和尚就在同一天 ...
#26. 23-02般若品第二 - 六祖壇經
全句為乘此大妙智慧,能由此生死大海,渡到涅槃理天之彼岸。 ◎ 蓋人之本性,個個圓成,在聖不 ...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27. 六祖壇經敦煌本
若觀照,刹那間妄念俱滅;即是自真正善知識,一悟即至佛地。 自性心地,以智恵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 若識本心,即是解脫;既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 ...
#28. [The Altar Sutra of Sixth Patriarch] - 〔六祖壇經〕
大正藏第四十八冊收錄兩部:一曰〔南宗頓教最上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 ... 故曰「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此為佛之 ...
#29. 依《六祖壇經》〈般若品〉談「明心見性」 - 佛門網
《六祖壇經》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為「即心即佛」的佛性論、「頓悟見性」 ...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30. 般若品第二 - 中文百科知識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 ...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31. 說「無念為宗」 - 中華佛學研究所
呈自本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13] ... 自性迷,佛即是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15] ... 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位地。
#32. 開悟證般若前應注意事項——簡擇真善知識(上)
上次說到菩薩明心開悟之後,不是像一般人誤會的說一悟即至佛地,從此修學事畢; ... 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內涵,要和大家繼續來談一談,菩薩悟後還更應該隨著上地的 ...
#33. 禪鑰108
又云:「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這是說,悟時明心,即可見到本性是佛。 又云:「我於忍和尚處,一聞 ...
#34. 人生必看的經典《六祖壇經》,悟智慧人生! - 每日頭條
3.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在一剎那間,各種妄念偏見都消除了。如果認識了自己的本性,瞬間覺悟就可達到佛的境界了。
#35. T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卷/篇章1 | CBETA 線上閱讀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 T48n2008_p0351a26: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 T48n2008_p0351a27: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
#36. 荷澤神會大師〈顯宗記〉 無念為宗,無作為本 - 萬佛寺
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號如來知見。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 ...
#37. 六祖听到哪些话开悟- 头条搜索
六祖坛经中,有这样四句话,直指人心,若能反复去读,去悟,必生智慧。 第一句: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六祖慧能告诉...
#38. 六祖壇經(敦煌本) - 十方禪林
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 ... 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 ... 汝若不得自悟,當起般若觀照,剎那間,妄念俱滅,即是自真正善知識,一悟即至佛地。
#39. 禪堂開示錄 - 佛光山
《六祖壇經》的出現,不僅改變傳統佛教的面貌,它在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由於惠能大師倡導修證不二,迷悟一如,舉揚一超直入如來地,即能頓悟成佛。
#40. 《六祖坛经》八句佛语,点醒执迷人生 - 网易
五、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不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本性,那么佛也就是众生,如果一个念头是正确的,那人 ...
#41. 六祖坛经经典语句,这句竟然出自它-新闻频道 - 手机搜狐
1、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3、“随其心静,则佛土净”。 4、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5、“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42. 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台灣學佛網
我們現在是小根器的人,得努力修行,慢慢地障礙去除了,心開意解了,獲得般若智慧了,我們 ...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43. 六祖惠能大师谈观照,一悟即至佛地!
六祖惠能大师谈观照, 一悟即至佛地 ! 4388次播放· 3条弹幕· 发布于2022-03-20 16:49:43. 传统文化在哪里 必剪创作 正能量 静心 佛教 佛 修行 佛法 和尚 禅修 跟着UP主 ...
#44. T48n2008_001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第1卷 - CBETA 漢文大藏經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
#45. 六祖坛经:般若·第二节 - 国学梦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 ... 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关键词:六祖坛经, ...
#46. 六祖壇經 - Ocean Sky Chan Monastery -
第一莫著. 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 ...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 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 地。
#47. 分类六祖坛经- 《第一节》 下的文章- 古诗古文网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 ...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48. 敦煌新本六祖壇經——卷六 - OoCities
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識,即煩惱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無住無去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將大智慧到彼岸。
#49. 六祖慧能《坛经》经典短句,悟得一句便见真心 - 新浪
1、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2、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3、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坐禅?4、明心见性,直指本心。5、改过必生 ...
#50. 六祖壇經這四句話,句句開悟,直指人心! - iFuun
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壇經,整部經書,都在圍繞一個自性來講,六祖慧能多次強調,見自性是的最重要的,壇經中,曾提到過 ...
#51. 如本上人佛書著作-六祖壇經
無念、無住、無相,只是名詞不同,用功修行到最後,相輔 ... 所證悟的禪境也就愈淺薄。禪以因地而言,有深淺、階級、差別;若達到佛境界,究竟果位時,則平等無二。
#52. 吳宏一作品《六祖壇經新繹:圓融淡定的生命智慧》 - 遠流
這一章是寫惠能聽人唱誦神秀的偈句,即知神秀未得無上菩提,尚未悟得佛性,所以在眾人面前另作偈句。所作直指人心,引人側目。 上文說神秀作了「身是菩提樹」那首偈句之後 ...
#53. 佛心聯盟on Twitter: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 ...
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54. 六祖壇經全文- 善書緣
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 ... 『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55. 怎样读《六祖坛经》 - 中青在线
此后,弘忍弟子神秀在北方弘传北宗禅法,慧能在南方佛传南宗禅宗, ... 虽然修行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一悟即至佛地”,意为顿时豁然开悟——顿悟。
#56. 六祖壇經這四句話,句句開悟,助你功德圓滿! - 壹讀
第一句: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六祖慧能告訴我們,佛地在哪裡?就在一悟那裡。如果一個人,每天朝著 ...
#57. 高振农:《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 爱思想
《坛经》又主张“顿悟”说,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又说:“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58. 一念悟時,衆生是佛:六祖慧能修行寶典,助世人開悟,覓得真我
慧能大師,中國佛教禪宗六世祖,24歲聽人說經開悟,遂北上湖北黃梅,隨五祖弘忍學法。 ... 一、衆生皆可成佛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59.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 ...
#60. 《白話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眾生心內原有般若智慧可以自悟
一悟即至佛地 。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
#61. 《坛经》- 第二页- 全文在线阅读- 太极书馆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 ② 无记:佛教术语,所谓三性之一,事物的性体不可记为善,也不可记为恶。 ...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62. 悟法傳衣第一_六祖壇經講記淨空法師講述
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此偈。依此偈修。免墮惡道。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同生佛地。上人。
#63. 1070723六祖壇經8 一悟法傳衣4 - 心緣禪室的部落格
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
#64. 智悲德育>>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智悲德育.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连载. 第110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中善经义篇.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
#65. 淺談六祖惠能大師的「自性」說 - 千佛山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半夜三更,為其解說『金剛經』開悟時,感嘆說:「何期自 ... 在『壇經‧機緣品』裡提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6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 - 道德网站
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 ... 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 ... 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
#67. 六祖坛经 - 佛经
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 ...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68. 第二节_般若_六祖坛经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69. 六祖壇經
其寺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 ...
#70. 有心作福莫遲疑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 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71. 讀書心得分享:《六祖壇經4.0》 - 一貫道天皇學院
如同本性中有良善與邪惡,去蕪存菁去一分人心復一分光明,恢復本性即是本體受到無明煩惱遮障的一個狀態。作者提到正能量並非是六祖禪法,人被煩惱障礙助也可能被「正向」所 ...
#72. 顿悟成佛_搜狗百科
他们认为实现成佛的途径只能是到“心”中寻找,即所谓“本性是佛,离性别无佛”,“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在南宗看来,只要懂得见性成佛的道理,实行“无念为宗”的修行方法, ...
#73. 修行電子報 - 法鼓文化
《六祖壇經》用了兩種般若系統的經典,一是《金剛般若經》,二 ... 不過《金剛經》沒有說到開悟之後悟的是佛性,開悟本身就是目的,這跟六祖所體會的 ...
#74. 六祖坛经原文
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 ... 若悟. 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 ...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75. 《坛经》独一无二的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地位 - 大公资讯
《坛经》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心就是佛,不必到心外去求佛;顿悟即可见性,无需历劫修行,枉受辛苦; ... “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心,一悟即至佛地。
#76.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品第二之二般若三昧(一) - 念覺學佛網
“一念悟自身等佛”,指的是因地中的佛。佛早就說過:“大地眾生都是佛”。都是佛? ...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 ...
#77. 六祖壇經經典語錄 - 果果勵志網
六祖壇經經典語錄引薦:1、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 ... 36、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78. 悟法傳衣第一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 ...
若為堪作. 佛。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 ... 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 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
#79. 六祖惠能- 白話六祖壇經 - AwareTaiji 覺性太極
若起真正般若智慧觀照,一剎那中、妄念全消,如識得自性、一悟到佛的境界。善知識!般若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得自己本來的心。若識本心、本自解脫。得解脫即般若 ...
#80. 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 - 法鼓山心靈環保學習網
惠能大師答︰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頓漸是常因, ... 自認功德很大,來禮六祖,頭不至地,六祖見其高慢, ...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81. 【中台世界】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
六祖坛经般若品 (一)970224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 ...
#82. 六祖慧能《壇經》經典短句,悟得一句便見真心 - 趣關注
2、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83.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 漢文大藏經
[5]唐大中十一年十[6]一月[7]初八日序. [8]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師謂休曰。 ... 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減。 ... 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
#84. 开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在禪宗的語言文化裡,也可以說成開悟、证悟、悟入(梵語:praviṣṭa,义为「趋入」)。禪宗所言的開悟,通常是指“明心見性”,即悟到真如實相,但未及證得究竟佛果, ...
#85. 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六祖惠能大师: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
六祖惠能大师: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识自本性,一悟即至佛地知是空华 · 即无轮转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86. 六祖壇經 - 悟見天道pix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87. 六祖壇經經典名句- 經典的句子- 皮皮勵志網
3、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4、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 5、自性無非、無亂、無癡、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 ...
#88. 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BSDQ
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眼禪師云,有佛有世界,到別處是找不到的,四大五蘊於是迷情衍生而至,一念平 ... PDF 檔案「一悟即至佛地,何處求真佛?
#89. 《六祖坛经》二十四精论 - 华人佛教网
佛教禅宗从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禅宗三十四祖,经东土中华六祖慧能大师的法脉传承 ... 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 一悟即至佛地。
#90. 从《坛经》佛性思想谈禅宗中国化之特点 - 禅风网
再次,《坛经》对一念之心的阐发,让人从生涩佛教名相中跳脱出来,认识到清净心的重要性:“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具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91. 禅宗之悟与修 - 禅刊
以此为准则衡量,则达磨二入之“理入”(由修壁观安心)及《坛经》“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一悟即至佛地”等语,皆讲解悟,“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 ...
#92. 所謂頓教,不是一悟成佛,而是直接從心性下手,不走彎路
<華法經>講佛因一大事因緣而出世,就是開佛知見,讓人明心見性,壇經上講''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可見見性的重要性。 懷讓禪師看到馬祖道一不明 ...
#93. 宜蘭五結觀音停觀自在--《六祖壇經---曹溪原本》 悟法傳衣第一
幫助你從人的這岸渡到佛的彼岸...當你過去之後不用再回來...你不用留戀當初用的法門...也不用管別人是用甚麼法門過去的...就是說如同你要搭船去彼岸...結果你拼命地"學 ...
#94. 祖師智慧心法語錄臺南分院果醒法師主講《六祖壇經》
〈機緣品〉中,法海和尚初參祖師,即提問:何謂「即心即佛」? ... 當他持念《法華經》三千部,即漸生我慢傲驕,頂禮拜見祖師時頭不至地。
#95. 密乘全球資訊網:台灣雷藏寺:蓮生活佛盧勝彥
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 ...
#96.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识自本性 - 命理百科
知是空华· 即无轮转欢迎关注祖道影来源:《六祖法宝坛经》善知识,若欲入甚深 ...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识自本性,一悟即至佛地。
#97. 六祖法寶壇經(一) 第一及第二品中英對照
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98. 六祖壇經的智慧【第5輯】 - 洪寬可書房
在本輯裡,六祖的一句話「悟此法者,即是見性成佛道」,可以說,在隔了歷史的文字障之後,讓我們重新 ... 第二十四篇波羅蜜第五十六章即名般若智第五十七章念念若行
#99. 有心作福莫遲疑
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 ...
一悟即至 佛 地 在 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 的必吃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 一悟即至佛地 。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六祖講自己在五祖弘忍的那個地方,一聞言下便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