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包括連登既朋友)對長篇經濟分析文感興趣,至少唔抗拒,仲有興趣討論。係咁既話,承接上文,整多篇舊文重溫系列,出埋個下集《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大家再對比一下今日見到嘅局面,消化討論一下。
大家不妨分享一下睇法同埋部署既策略。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
我們進入了一個「向左走向右走的大時代」,後疫情時代的環球經濟究竟是通縮、通脹,還是滯脹?這個問題受著很多因素所影響,政治和經濟的大氣候已經與我們在學校裡所學、所認知的世界有很大的分別,我們難以簡單地利用單一的經濟理論去分析而得出我們想要知道的結論。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講,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幣市場(錢),二是貨物市場(錢能買到的東西)。
全世界大規模QE導致錢太多,錢太多會導致需求(對錢能買到的東西)上升。一般而言,QE首先是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貨幣供應增加,至於流動性會否流入實體經濟則視乎銀行會否貸款予民間企業或個人,從而促進就業和消費。但根據我們的經驗,QE只會提高投資/投機性需求,使大部份資金只會追逐資產和金融資產,從而導致資產價格的上漲,過多的流動性更會流去其他新興國家的資產市場。因此,QE會使資產市場和一般通貨市場的物價分離。
然而,今次有所不同的是,這次的「黑天鵝」是由世界性的疫情所引起,因此世界各國央行都知道單靠傳統的貨幣政策並不能有效挽救垂死、接近停頓的經濟,因而以紛紛以「雙QE」的手段(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軌而行)救市,結果是將資金直接同時注入金融和實體市場,而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央行憑空印的鈔票,所謂的財政政策都只是「左手交右手」,使整個世界即時多了大量「金錢」。當疫情過去,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將會出現流動性過剩,而這次流入實體「貨物市場」的流動會帶動實體需求上升,這會導致通脹。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從「貨物市場」的供應變化作出分析,直接影響供應的是生產要素成本,而這受著兩個目前變化比較大的重要因素所影響。一是急跌的油價,二是「去全球化」。前者會毫無疑問會引致通縮;後者則會令產能下降,引發通脹。兩者看似互相角力。
首先,油價急跌是因為疫情使世界經濟活動接近完全停頓,而導致全球總體需求即時大幅萎縮所致,因此可推斷為「暫時性」因素。即疫情過後,當飛機、輪船等主要的耗油交通工具開始恢復運作,工廠開始恢復生產,逐漸恢復正常的石油需求將會慢慢消化過剩的儲油量,使該因素慢慢淡化或消失。然而,我們假設「去全球化」可能是一種趨勢,至少我認為「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的進程將會困難重重。因此,結論是生產要素成本在後疫情時代將會上升。
此外,日前油價急跌至「負油價」亦可能會產生另一種影響。雖然油價問題樂觀點看可能只屬暫時性,但如觸發油企破產潮和相關衍生產品的斬倉潮,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會將風險隨著資金鏈蔓延,形成骨牌效應,造成金融市場大混亂,甚至金融危機。如我在前文《負油價與負利率的大時代》末所說「在現今世代,面對金融危機,我們有無限QE......」。沒錯QE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抗身素」,食足整個「療程」可以治標,但我們知道這並不治本,而且會產生不少「副作用」-- 市場上錢只會越來越多,資產市場將會進一步扭曲。
當錢越來越多,這又回到了後疫情時期由流動性過剩所引致發的通脹問題。經歷過08金融海嘯,我們都知道「放水容易收水難」。QE如吸毒,癮君子要戒毒談何容易。情況尤如每次傾盤大雨過後,水塘裡長時間積滿了水,但水進去了又不能有效排走,越積越多。當最後一次大雨過後,水塘真的要滿瀉了,一次過湧出來,形成洪水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因此,看似互相角力的「油價急跌」和「去全球化」其實都會是在後疫情時期引發通脹的因。
從傳統經濟學角度,通縮和通脹都會引致經濟衰退,哪個比較可怕?理論上,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消費收縮導政經濟走下坡的惡性循環。當經濟蕭條時,總體需求收縮,人們預計物價會下降,銀紙比貨物保值,就將錢存入銀行,更加不願消費,經濟就會再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從另一個角度,通縮的成因有兩個,一是貨幣供應量不足,二是產能過盛。然而,在歷史上真正由通縮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只有一次,就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而當時除了產能過盛外,貨幣供應不足是主因,而貨幣供應不足的主因是因為當時世界各國還在實行金本位制,貨幣是以黃金為錨,增發貨幣需要有同等價值的黃金。因此,當產能過盛時,貨幣的供應量未能追得上貨物的生產量,因而導致通縮的惡性循環,人人緊握著手中稀缺的貨幣而不肯消費。
因此,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貨幣供應不足所引發的經濟危機。今時今日,第一已沒有國家實行金本位制,貨幣的發行在QE的發明後,理論上是無限量的。加上全世界都已參與「美元遊戲」,當中的「代幣」美元是靠一種叫「AAA」的信用發行,而理論上「場主」想發行多少「代幣」去玩遊戲都可以。第二,在「去全球化」下,未來產能不會如以往般過盛。因此,不會再出現大蕭條時期貨幣供應量不足以去追逐過多貨物生產量的問題。
當通縮已不足為懼,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通脹,準確一點來說是滯脹(Stagflation),即經濟衰退下出現的通脹。面對通脹,央行只需加息就可以控制經濟過熱所引發的通脹。可是,如果通脹的出現並非經濟過熱所引起,而是多年來扭曲性的貨幣政策所引致,而全球產能大跌使貨物生產量未能追上市場過剩的流動性時,經濟衰退與超級通脹同時到來。加息又死,減息又死,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美元遊戲」下的QE已不是無敵,正如我前文所說,這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最後,在現今世代,到底通脹還是通縮比較可怕?我想大家已有答案。世界充滿著變數,最壞的情況不一定會出現,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是,在後疫情時代,流動性過盛和產能減少是肯定的。如果走到「盡頭」時最終結果一定是「慘烈」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第一回合」就要勝出,使自己在最後面對「遊戲盡頭」時的創傷作緩衝。而在「第一回合」勝出的唯一方法是估算市場上過剩資金的流向。很多人認為的黃金避險只是一種防守而不能讓你勝出,要勝出我認為一定是……先賣個關子,大家可以從這個方向先想想。
作為投資者,不用貪心,不用急於「撈底」,掌握好重點便足夠。
Starman
2020.4.23
原文(Starman投資世界):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23.html?m=1
一個 國家可以印多少鈔票 在 Better Leaf 好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嗎?
政府每印一次鈔票,
你銀行裏面的錢就會越來越小😱,
比起5年前,
今天的100塊在超市還能買到多少樣東西?
#這就是通貨膨脹的破壞力。
如今因爲疫情的影響,
很多國家都在開始印錢救市,
這只會進一步導致鈔票的價值下跌📉,
後續很可能引發惡性通膨。
既然鈔票不能保值的話,
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保障你的財富❓
在衆多的交易工具當中,
#黃金被認爲是最佳的抗通貨膨脹的理想商品 ,
#原因在於黃金的稀缺性保證了它的價值。
把一部分的錢拿來购买黃金,
有助於我們規避存款貶值的風險
甚至還會有升值的空間。
你可能會擔心,購買實體黃金,
比如金條、金飾和金幣的話,
會面臨以下的問題:
1⃣保管問題
我想如果你把黃金藏在床底下的話,
肯定會擔心得每晚睡不着覺對吧?
買保險箱又是一筆額外費用了。
2⃣真僞問題
最怕就是花了一筆錢,
買到假黃金或者買的純度不高。
3⃣健康問題
現在疫情施虐,
就算珠寶店有開門營業,
你也不敢出門去買吧?
現在,你有一個更不錯的選擇,它的特點是:
1⃣安全,買入的黃金會被存放在賣方的保險金庫中。
2⃣正品,99.99%纯度最高等级的金条 (根据Accredited LBMA 标准)
3⃣方便,可在綫上購買。
4⃣低门栏,只需低至RM5便可购买。
5.即时更新, 随时了解最新的黄金价格
6.低黄金差价, 更容易获利
它的名字叫GoGold, 由购买到转换数码黄金,全在一app.
簡單來説,它可以輕鬆剋服購買實體黃金的問題。
另外,首5000名注冊GoGold的用戶
即可享有一個限時好康哦🤩!
先到先得,萬勿錯過!
馬上下載GoPayz並注冊GoGold, 购买数码黄金吧!
ACE Capital Growth是GoGold的官方合作伙伴,是一家本地及国际的金条贸易商。同时其母公司ACE Innovate Asia Berhad也是在Bursa Leap Market挂牌的上市公司。
GoGold尽在GoPayz
✨ GoPayz, 一App在手, 全都OK 👌
馬上注冊GoGold :https://bit.ly/3xrDZhZ
想知更多: https://bit.ly/2VoJGzj
一個 國家可以印多少鈔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DrP看時事:打疫苗後急著丟口罩?小心變種的危機
拜登總統為美國立下的目標,是在今年7/4國慶日前達到70%的成人施打一劑疫苗。根據CDC的最新統計,目前這個數字大約落在64%,施打完畢的人口則占大約53%。身為民(撒)主(錢)黨(不)大(手)本(軟)營的加州,也效仿Ohio來打疫苗抽獎的大活動,砸下$1.165億美金吸引居民打疫苗,最大獎包括$150萬的現金。這果然有一定程度的奏效,至少讓加州的施打比率立馬破了70%的大關,方便州長跟總統交代(雖說身為納稅人的我總覺得這舉動有點像在下鈔票雨就是了),同時也在這周順利解封。
白宮表示有12個州都已順利達標,其他州也在陸續跟進中,但美國的文化精隨之一就是甚麼都要即時,無論是Amazon的訂單還是Netflix的訂閱,甚麼長恨歌還是紅樓夢那種鋪陳超久的劇情想都別想,現在立刻now now now才是王道。疫苗還沒打好,大部分的州就紛紛解除口罩禁令,雖說是針對已經打疫苗的人,但基於個人隱私沒人能查也沒人敢問,也就是有打疫苗沒打疫苗大家都一起丟口罩奔向自由(菸)。
CDC放下口罩的禁令引來兩極評價,Nature報導流行病學專家Hoen認為此舉稍嫌太早,和其他國家相比,西班牙在三月底、德國在四月底都紛紛加強口罩禁令來抵擋病毒,到底美國人哪裡來的高度樂觀覺得自己就是高人一等不會中彈?令我實在不明白。報導也指出,雖說有強烈證據指出口罩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但大部分的政府公衛部門都在努力的讓沒打疫苗的人乖乖戴口罩,反觀美國隨著施打疫苗機率攀升,從二月中之後就急速降低自身的戴口罩機率。
但打疫苗真的就無敵鐵金剛了嗎?那可不一定。Business Insider日前發表一篇文章,顯示出大部分疫苗在面臨變種疫苗時,效率都多多少少打些折扣。我將其中自CDC的數據圖表翻譯出來:
🧬輝瑞:原種95%,英國75%,巴西能防但%未知、印度70-75%
🧬莫德納:原種94,英國巴西能防但要打booster、印度能防但抗體降低
🧬嬌生:72%原種、英國72%、南非64%、巴西61%、印度能防但%未知
🧬AZ:76%原種、英國76%、南非無法堤防、巴西印度能防但%未知
🧬科興:67%原種、英國67%、南非巴西無法堤防、印度能防但%未知
除此之外,紐時上周的頭條指出,輝瑞疫苗顯示出對於所有的疫苗都有抵抗力,但對於來自印度的Delta變種的抗體相對低一些。報導進一步指出,英國和美國在疫苗施打上的最大差異,來自於英國讓最多的人施打第一劑,但也延緩第二劑疫苗的施打速度,有人甚至等上三個月才打到第二劑。反之美國則有一二劑疫苗都在建議範圍內施打,但整體來說施打速度慢一些。兩個國家相比之下,以人口比例來計算,英國的死亡率遠低於美國的十分之一。雖說讓更多人有一劑疫苗是看起來更有效率的方案,但印度變種的出現,對於只打一劑疫苗的名眾顯然來勢洶洶,也導致英國目前的疫情再度吃緊,延緩解封。預計印度變種在過不久也即將在美國大流行,屆時其他疫苗是否真能hold住,防止新的高峰,則有待觀察。
這場疫苗和變種病毒的拉鋸賽還未結束,我認為口罩還不該那麼早丟掉,警戒心也不該那麼早鬆懈。最終疫苗和病毒變種誰會勝出?恐怕只有時間才會知道。
至少在那之前,我還是會乖乖戴口罩的。
PS... 你身邊有不願意戴口罩的人嗎?來留言告訴我吧!
#圖片取自於網路 #DrP看時事 #每周五早晨上線 #印度delta變種 #新冠疫情 #口罩先別丟
同文發表於部落格:bit.ly/3iIdro7